![]() |
韩文平给猪仔喂青菜
四川新闻网巴中8月27日讯(张敏)在通江县诺江镇阳望山村的山腰上,灰色的厂房一字排开,不时传来阵阵“哼哼”的声音。这里就是养殖大户韩文平的依太养殖场。
2015年,韩文平因缺资金、缺技术被评为精准贫困户。通江县就业局对口帮扶阳望山村,在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的劝说下,韩文平参加了通江县就业局举办的返乡创业培训、SYB创业培训。“因为父母一直喂养生猪,有一定的经验。”韩文平决定发展养殖业。
2017年3月起,选址、平整场地、购买建材、搭建圈舍、安装管道,韩文平样样亲历亲为,历时2个月,近2000平米的养殖场建起来了。5月,韩文平购进200余头猪仔和10余头能繁母猪。
韩文平的养殖场离公路有近100米,他自己动手开挖了一条3.5米宽的道路,但由于缺资金,没有硬化。订购的饲料只能运到公路边,韩文平一包一包地往养殖场扛。看着身体瘦弱的儿子干劲十足,父亲韩永忠、母亲程焕芝每次都主动帮忙。拌饲料、添猪草、打扫圈舍……在他们的精心饲养下,猪仔一天天长大,韩文平一家仿佛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2017年10月的一天,韩文平在喂食时发现有些猪食量大减。“当时以为是普通的感冒,买了些药拌食喂下,没有太在意。”韩文平回忆道,过了两天还是不见好转,才请来畜牧医生,经诊断是患上了喘气病。因延误了治疗时间,导致死了50余头,亏损10万余元。“当时很伤心,一口饭都吃不下。”那是一段揪心无助的日子,韩文平常常一个人望着远方发呆。
“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韩文平到通江县农业局、县农广校联合举办的职业农民培训班学习畜禽养殖技术,还买回畜牧养殖书籍和电脑。一有时间就看书或在网上学习,经常打电话向县畜牧专家请教,他逐步掌握了消毒处理、卫生保持、疫情预防等养殖技术。“每天要定量喂食,每顿喂两斤,吃多了猪要拉肚子”“猪粪氨气太重,容易产生病菌,所以要及时清理,并经常对圈舍进地消毒”……韩文平运用学到的技术不仅让猪儿健康成长,还经常免费为7组贫困户雷照政、向秀琼提供养殖技术指导。
2017年11月底,韩文平养殖的第一批生猪出栏60多头,收入13万余元。“我这么年轻,觉得当贫困户是很不光彩的,吃点苦没啥,高兴的是脱贫了。”
回收到“第一桶金”,让韩文平更加坚定信心,又购买了23头能繁母猪,“自家产的猪仔既可以降低成本,又比较好喂养。”他介绍,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一头生猪可赚500余元,目前存栏的200多头在9月内就可出栏。
守得云开见月明。韩文平表示,将继续扩建厂房,扩大养殖规模,发展订单养殖,力争今年生猪出栏量达到2000头以上,让全家人过上美好生活,同时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