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生桢南获得“身份证”
四川新闻网巴中10月17日讯(张丽琼 唐春燕)“望京村这14000株野生桢南终于获得“身份证”纳入保护了。”巴中市平昌县公益诉讼检察部检察官望着川东北最大天然桢南群这样欣慰的感慨着。
基本案情:川东北最大天然桢楠群被人肆意破坏
2018年7月,巴中市平昌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在办理朱某某涉嫌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案件时,发现该案案发地平昌县望京镇望京村生长着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桢楠14000余株,其中胸径30CM以上3株、20-30CM 1014株、10-20CM 1506株、5-10CM1970株、5CM以下10000株,是目前巴中市发现的最大规模野生桢楠群,在川东北地区极为罕见。桢楠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渐危物种,具有独特珍贵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这引起了检察官的高度重视。
诉前程序:保护公共利益,检察机关利剑出鞘
经调查发现,巴中市平昌县林业局作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责任主体单位,未在望京村桢楠生长区域内设置保护标志,也未在桢楠树上设置标识牌及编码。同时,对辖区林业资源普查不够全面,“谁执法谁普法”宣传保护野生植物的力度不够,对辖区野生植物的巡查保护不到位,致使桢楠被滥伐,让宝贵的自然资源持续处于被破坏、被损害的危险之中。
为加大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力度,2018年7月24日,巴中市平昌县检察院向平昌县林业局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林业主管部门依法采取有效措施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对辖区内即将开工建设的“江家口水库”淹没区内的1161株桢楠提前做好迁移保护工作;同时加强巡查监管,通过对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设立保护标志等措施,保护好珍稀野生植物资源。
![]() |
野生桢南被破坏
检察建议:让桢楠从此有了“身份证”
收到检察建议后,平昌县林业局高度重视,成立整改工作组,一把手负总责,分析研判、组织实施对望京村桢楠的保护工作。通过实地核查,摸清底数,分树标号,设置标牌,划定保护区,筹措保护资金,落实管护责任,切实加强对桢楠的保护工作。9月底,平昌县检察院回访整改落实情况,林业局会同相关部门,已将桢楠生长区域纳入生态公益林管理范围,并积极申报建立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打造环线旅游。通过该案的办理,川东北最大的天然桢南群便有了“身份证”,得到了相关部门的保护。
![]() |
野生桢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