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巴中经开区兴文街道办事处红花村,一排排新居依山而建,休闲广场、村卫生站、农家超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这是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给红花村带来的巨大变化。看着村民生活生产条件越来越好,过上了幸福的日子。经开区土地储备中心赵俊喜在心里,自项目建设以来,他和同事们坚守在工地,进行项目跟踪管理,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看着新房子一栋栋建起来。他说,“能够为新区百姓的幸福生活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我觉得很自豪。”
尽职尽责 做好本职工作
“不管天晴下雨,只要是有了监理方不能够处理的问题,赵俊都及时赶到工地,协调解决。”郑家山村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聚居点项目经理王国华对赵俊的认真负责竖起大拇指称赞。
去年8月,正值伏天,高温让许多人都想打“退堂鼓”。一天下午,施工单位的一个项目经理想提前走,但是当天的任务还没完成,赵俊就把他的车钥匙拔下来说:“项目的进展事关百姓能否早日住进新房子,不能因为工作的怠慢耽误整个项目。”最后,在他的督促下,大家一起把当天的施工任务完成之后才下山。
赵俊负责整个经开区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规划12个聚居点、257户新居的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加班是他们的常态。有时忙完聚居点这边的工作,他又立马跟着另外的同事去了其它点位,马不停蹄地奔波忙碌。
在实施过程中,因土地协调和申请调整房屋设计方案等问题,项目区内的群众频繁阻工。每遇到阻工问题,他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群众面对面耐心地沟通和了解矛盾,然后召集村社干部进一步核实矛盾点,商讨解决方案,保障了项目进度,项目区内48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已成功入住新居。
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经开区管委会同意的基础上,赵俊成功协助项目区内50余户农户申请变更房屋部分设计方案,加快了国土项目实施步伐。
刻苦钻研 争做业务尖兵
2013年12月,赵俊通过市里人才引进计划到经开区土地储备中心工作,初到岗位,赵俊便负责土地利用工作。
在新区建设中,土地供给对新区的发展尤为重要,而土地利用工作与自己的专业并不对口,赵俊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重要性。带着之前在企业工作培养出来的拼劲和狠劲,他迎难而上,一头扎进自己的工作中。
通过查资料、上网自学,虽逐渐进入状态,却还是会在具体任务中遇到困难,赵俊便主动去请教市国土资源局相关业务科室的同事。他曾经连续一周和市局的同事一起探讨业务到凌晨一两点。他刻苦钻研业务,孜孜不倦地充实自我,不断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深度和广度的学习。经过不断努力,他快速地成长起来,很快便成为业务骨干。
在从事土地利用期间,赵俊致力于经开区的发展,盘活各类土地资源,共组织供应各类建设用地57宗,涉及面积约6510亩,涉及价款约21亿元,有力保障了经开区各类项目用地需求。(记者 袁静)
原标题:投身新区建设 奉献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