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巴中  >  社会

巴中出现怪天气初冬打雷下冰雹

【时间:2020-11-20 09:33:27】【来源:巴中晚报】

大和乡板凳垭村村部冰雹

  17日夜间,一场雷雨、冰雹天气,刷遍了市民朋友圈。通江县、平昌县、巴中经开区、巴州区大和乡等地居民,纷纷在网上发布视频、图片,告知亲朋好友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罕见天气。

  16日下午,市气象局发布预报称,我市在16日夜间起将迎来降雨天气。17日早上迎来阵雨后,我市天气逐渐阴转多云,哪曾想晚上气候突变。都说“天有不测风云”,但凡事总有个道理,17日夜间的天气到底是怎么了呢?

  17日平均气温同比偏高4.6℃-6.1℃冷暖气流交汇形成强对流天气

  据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茂书介绍,17日夜间出现的打雷、下冰雹天气,是冷暖气流交汇造成的强对流天气。

  据悉,强对流天气是气象学上指的发生突然、移动迅速、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强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它发生的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水平尺度一般小于200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

  冰雹则要在几个气象条件都达到后才能形成:大气中必须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积雨云温度达到-12——-16℃,且云层含水量丰富,垂直厚度不能小于6——8千米,同时,云层内有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一般在10——20米/秒以上。

  王茂书介绍,当上升气流比较强时,它把云的下部水滴带到云的中上层,水滴便很快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降过程中,跟过冷水滴碰撞后,就在小冰晶身上冻结成为一层不透明的冰核,这就形成了冰雹胚胎。由于冰雹云中气流升降变化很剧烈,冰雹胚胎也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在空中上下翻滚中越变越大。一旦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它便从天上掉下来,形成冰雹。

  自7日立冬以来,我市便迎来晴间多云天气,上周也成为今年下半年我市最晴朗少雨的一周。14日,平昌最高气温甚至一度飙到24℃。王茂书说,正是由于前期持续晴好天气,造成这段时间平均温度较历史同期偏高,其中17日偏高4.6℃-6.1℃,有利于强对流天气所需的能量积累。“同时,南部低空有急流,最大风速达18m/s,有利于水汽和能量输送,北部有冷空气南下,造成冷暖空气交汇,触发这次强对流天气。”

  “冬打雷”比较罕见未来几天有雨

  “在巴中,11月中下旬碰到打雷、下冰雹的天气比较罕见。”王茂书介绍,我市强对流天气多发生在5-9月,但其余时间内只要达到气象条件,也并非不能形成强对流天气。

  这场强对流天气导致我市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据市气象台统计,17日08时—18日08时,我市西部小雨,东部中雨,局部大雨。全市共有27站雨量超过25mm,最大雨量在平昌荔枝49.0mm,城区雨量最大为通江县17.9mm。

  17日夜间,巴州区气象局工作人员恰巧在强对流天气发生地。“在大和乡板凳垭村,我见到的冰雹最大直径在2cm左右。”该工作人员给记者展示的视频看到,农户部分蔬菜被冰雹袭击,菜叶被打烂。

  “自1981年以来,巴州区有记录的雷暴天气,最多一年有41天,最少一年仅有19天。”该工作人员介绍,但这么晚一次出现打雷、下冰雹天气,在他记忆中,确实是第一次。

  据悉,未来几天,巴中将以阴雨天气为主,气温也将持续走低。(实习生 王雪 记者 蔡永明)

  原标题:巴中出现怪天气初冬打雷下冰雹

COPYRIGHT 2008-2020 BZ.NEWSSC.ORG INCORPORATED.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