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巴中  >  巴中要闻

新时期加强招商引资 巴中拿出十条措施

【时间:2021-08-27 08:58:53】【来源:巴中日报】

  新时期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十条措施

  集聚工作合力

  实施增量行动

  突出招大引强

  优化产业布局

  加强市级统筹

  深化行业指导

  强化县区主体

  聚力驻外招引

  提升保障服务

  逗硬考核奖惩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战略高地的工作要求,推动我市振兴发展、后发赶超,近日,我市印发《新时期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措施》提出,要集聚工作合力。坚持“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和“两主三基、四向发力”总体思路,把握产业培育振兴主线,深化开放合作,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实施增量行动。今年,计划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190亿元、国内市外资金26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000万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00万美元)。从明年起到2025年,各项指标年度分别增长10%、10%、20%、30%以上。

  突出招大引强。明年起,巴州区、恩阳区、巴中经开区落地投资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每年不少于2个;2023年起,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文旅新区落地投资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每年不少于2个。

  优化产业布局。坚持优农强工、突破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大力培育特色产业。

  加强市级统筹。市委、市政府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重大政策,搭建重要平台,推动重大项目。

  深化行业指导。产业发展主管部门要主动指导县区招商引资工作,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准确研判行业发展趋势、政策动态,每季度更新1次行业信息和目标企业推荐清单。

  强化县区主体。县区是招商引资的工作主体和责任主体,全面履行项目策划包装、跟踪促进、签约落地、服务保障等工作职责,推动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力驻外招引。市政府驻外机构要聚焦“外抓招引”,积极开展区域投资信息收集、投资环境和重点项目推介、企业跟踪对接。

  提升保障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创建“全省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落实产业用地指标,保障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需求。出台工业用电补助办法,降低水电气等要素成本,形成区域要素成本比较优势。用好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基金,支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推进银政企合作,争取金融机构授信支持。

  此外,《措施》在逗硬考核奖惩方面要求,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县区、市级部门、市政府驻外机构年度工作重要考核内容,按季度通报工作进展。完善招商引资工作目标管理体系,逐步提高考核权重,考核结果作为单位评优评先和干部使用的重要参考。建立重大招商引资成果综合考核加分和激励机制,对招引落地投资20亿元(含)以上的产业项目,给予相关单位综合考核加分,并对相关有功人员给予通报表扬。建立年度十大招商引资项目评选机制,评选一批带动作用大、建设运营好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立年度招商引资工作激励机制,对招商引资工作年度考评前3名的县区、市级部门、市政府驻外机构进行激励。同时,对招商引资工作不力、产业匹配低、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差的县区和招商引资工作职责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市政府驻外机构,将通报批评。(记者 何欢)

  原标题:新时期加强招商引资我市拿出十条措施

COPYRIGHT 2008-2020 BZ.NEWSSC.ORG INCORPORATED.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