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巴中  >  巴中要闻

锚定百亿产值,巴中要“牛”起来

【时间:2022-06-02 15:25:51】【来源:巴中日报】

  今年3月,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实施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的意见》,确定南江黄羊、巴山肉牛、茶叶为“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根据《意见》,到2026年,全市年存出栏巴山肉牛50万头,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全产业链打造西南地区最大肉牛交易中心和全国山区肉牛产业发展示范区。对此,本报聚焦巴山肉牛作为优势大品种的发展优势,探讨当前存在的短板和推进情况,看巴山肉牛如何“牛”起来。

  为深入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今年3月,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实施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的意见》,启动实施“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将巴中打造成秦巴山区高效特色农业新样板;形成“拳头效应”,打造全国响当当的品牌。

  到2026年,全市年存出栏巴山肉牛50万头,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全产业链打造西南地区最大肉牛交易中心和全国山区肉牛产业发展示范区。这是巴中发展史上一个空前的大手笔,也是我市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产业培育振兴为主线的具体决策部署。

  锚定目标,唯有实干。按照发展大品种、培育大产业、打造大品牌,做强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总体思路,在肉牛产业的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我市如何绩优、强弱、补短?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历时两个多月时间,对我市的肉牛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访。

  新气象 “牛”行业铆足干劲忙发展

  4月初的巴山,正是山花烂漫、草长莺飞的时节,但却有不少巴中人无暇欣赏春日好风光,他们正为发展肉牛产业忙碌着。

  4月18日上午,平昌县得胜镇党委书记陈昌平、镇长牟强一上班就召集镇内的肉牛养殖业主和牛经纪人开协调会,这样的会议在当地已经成为常态,当天的主要议题是如何在交易环节抱团发展,提升利润空间。

  在位于得胜镇玉鹿村的欣昌林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基地,树荫掩映中的一排排圈舍里牛头攒动,库房里来自内蒙古的玉米、山东的干草、五粮液酒厂的酒糟堆得满满当当。“你看到的这些圈舍里已经装了1200多头牛、价值几千万。这些圈舍是我们今年按照标准化刚改建完成的,这些牛是近几个月内集中从外地采购回来的。”公司经理孙超满是自豪地说,虽然已经“砸”了上千万元采购牛犊、架子牛,但还远远不够,公司负责人毛高亮在内蒙古待了很长时间采购牛源,目前已经到中国和俄罗斯边境去了,据说那边的精饲料质美价优。在基地的另一边,投资约2000万元的有机肥加工厂已经完成建设,正在做大规模生产前的调试,年产能达10万吨,利润上千万元。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得胜牛市是得胜牛产业的“名片”,2018年搬迁到得胜镇莲花村。4月18日中午,四川大巴山牛牧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程栋梁忙得不可开交,他一方面为次日的牛市交易日作准备,另一方面还要忙于公司的养殖基地日常工作和交易基地改建工作,同时还要抽空到镇上参加肉牛产业发展协调会。“现在,我们都很忙,都想抓住政策利好机会,做大做强。”大巴山牛牧业集团已经投入2.2亿元建设交易市场、养殖场、扩繁场等,计划最终投入约8亿元打通全产业链。

  在通江县兴隆镇鱼池村,58岁的牛经纪人杨政正满意地盘点前一个交易日的账目。一个多月前,他敏锐地意识到我市发展肉牛产业带来的交易需求,有着40年牛行业经验的他把自己的养殖场变成了交易市场,每个交易日平均成交80余头、每头30元服务费,每月数万元的纯利润让他直呼赶上了好时机。

  在通江县杨柏镇新桥河村,巴中市繁荣生态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阳初正在察看圈舍,里面的近200头空山黄牛他费了很大功夫才买回来,这些种源牛可是他的宝贝。回乡创业的他已有9年多的养牛经验,我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实施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的意见》《巴中市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等政策被他反复研究,已烂熟于心,还写出了肉牛养殖、空山黄牛发展全产业链规划和建议书供有关部门参考。赵阳初说:“我在肉牛产业方面有许多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够对发展巴中的肉牛产业有所帮助,让同行少走弯路。”

  在通江县火炬镇水溪村,来自通江县相关部门、市产业发展集团的相关负责人正在为引进华牧巴山牛现代农牧科技(巴中)有限公司的屠宰场进行现场协调,该项目在今年内投产后,将填补我市肉牛产业链中标准化屠宰缺失环节。

  大机遇 五大优势助力抢抓“战略机遇期”

  我市肉牛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是国家大力支持发展肉牛产业的缩影,更是我市抢抓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具体体现。

  “从国家层面看,当前是发展肉牛产业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市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华牧巴山牛现代农牧科技(巴中)有限公司董事王代文介绍,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行业产业政策,引导我国肉牛养殖及牛肉深加工行业稳定发展。

  据了解,近3年多时间里,国家层面出台的肉牛养殖及牛肉深加工行业重点政策就有10余个。其中,农业农村部2021年4月出台《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指出以牛羊肉增产保供为目标,统筹牧区、农区、南方草山草坡地区牛羊生产,加快转变肉牛肉羊生产方式;南方地区要科学利用草山草坡和农闲田资源,发展肉牛肉羊生产;到2025年,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

  从省级层面看,2021年4月,四川山地肉牛产业集群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四川省委省政府将“川牛羊”发展纳入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作为十大主导产业,将巴中各县区全部纳入肉牛基地县。

  “从市域层面看,巴中具有发展肉牛产业的五大优势。”王代文说,从发展基础看,巴中有养殖牛的传统,并实现从役用牛到肉用牛的转变,肉牛的存出栏数量在全省各市州长期位居前两位(除牧区外);从生态条件看,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的巴中十分适合种植牧草,除了充分利用草山草坡外,还能一举解决撂荒地难题;从交通区位看,巴中正在加快构建以1个民用机场、3个通用机场、3条铁路、12条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八纵八横四环四航”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市域路网密度超过国省平均水平,巴中正在成为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从品牌优势看,作为巴山牛的主要品系,空山黄牛于1982年列入世界牛种名录,具备发展为高端肉牛品牌的优势;从产业平台看,巴中肉牛产业链基本形成,通江县、平昌县国家山地肉牛产业集群化项目加快实施。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进入加速升级阶段,对乳品、牛羊肉的需求快速增长,全国肉牛产业将在2025年达到6000亿元的庞大规模。主动出击抓住战略机遇,是必然的选择。

  大环境 高位谋划开辟产业发展"快车道"

  岁不我与,疾足先得。对于可能改变巴中产业发展布局、一举撬动乡村振兴发展的肉牛产业,我市高位谋划,通过细致而周密的调查论证,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开辟产业发展“快车道”。

  2020年底,我市组建专门团队调研国内肉牛产业发展;2021年3月底,初步调研结果直报市委主要领导;2021年4月,市委原则同意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其后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过问和推动下,系列支持发展肉牛产业的政策陆续出台。

  市委书记何平多次强调,绿色生态是巴中最大优势和潜力,为了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在实施优势大品种计划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要进一步形成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为建设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提供有力支撑;要始终扭住产业发展“牛鼻子”,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促进老区振兴;在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上,要立足现有基础稳量提质,探索“有机产品+绿色产品”两条腿走路的模式,提高特色农产品综合产值和效益。

  市委副书记、市长高鹏凌亲自部署并深入调研巴山肉牛产业发展工作,强调要按照市委“1+3”主导产业布局,进一步增强肉牛产业发展信心,坚定不移推进巴山肉牛大品种计划,为全市后发赶超振兴发展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我市成立了分管副市长牵头的肉制品产业链长制工作专班,自今年2月28日起,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肉制品产业链长制办公室先后召开12次专题会议,研究发展我市肉牛产业的措施并督促落实。

  在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中,我市致力营造的优越营商环境得到了鲜明体现。近年来,巴中全面推行“巴中跑团”政务服务代办机制,大力开展企业诉求“动态清零”行动,营商环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我市在极短时间内,密集而高效地出台系列政策,吹响发展肉牛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集结号”。

  大品种 打造全国响当当的品牌

  2021年8月,我市出台《巴中市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这份被巴中肉牛产业界视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围绕产业集群、良种繁育、草料供应、疫病防控、保障措施等打造全产业链的高度,提出了十条具体措施。

  2021年9月,我市发布《“十四五”肉牛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和行动,再次明确了我市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的决心。

  2022年1月召开的市两会上,《巴中市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产业培育振兴上,提出种养业向优势大品种聚焦。在2022年工作安排中,启动优势大品种计划。加强统筹研究、科学论证,筛选1至2个环境气候适宜、市场需求广阔、综合效益较高的种养业大品种,出台“发展意见”和“五年行动计划”,在全市科学有序稳步推广,改变“货好货少、要货缺货”局面,推动规模、效益、价值提升,形成“拳头效应”,打造全国响当当的品牌。

  2022年3月,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实施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实施“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高质量发展巴山肉牛、南江黄羊和茶叶特色种养业,奋力推动乡村产业培育振兴。

  该意见明确指出了优势大品种计划的发展目标:力争通过5年时间的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全市“2+1”优势大品种产业发展基础更加稳固、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产销衔接更加顺畅,现代高效、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同时,从品种、种源、布局、规模、品牌、市场、经营、效益等八个方面细化了重点任务。

  同时,我市出台的《巴山肉牛产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进一步从发展思路、产业布局、重点工作、扶持政策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安排;随后,我市又出台《金融支持巴山牛肉、南江黄羊全产业链发展的指导意见》……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个百亿级产业的打造,绝非一蹴而就。在高位谋划后,涉及财政、金融、保险等方面支持,更需要在种源、养殖、牧草、加工、科技、品牌等方面全链条布局。对于这些关键环节,我市将如何应对?敬请关注本报后续报道。(记者 陈杨)

  原标题:锚定百亿产值,巴中要“牛”起来

COPYRIGHT 2008-2020 BZ.NEWSSC.ORG INCORPORATED.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