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巴中  >  通江县

通江:林长制护航“林长治” 守护好“每一寸绿色”

【时间:2022-06-08 17:44:58】【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 “这几天气温回升很快,你们到了各自负责的区域后,一定要仔细排查林地安全隐患.....”6月7日一大早,在通江县涪阳镇红江村的山林里,村级林长李传红对7名生态护林员巡山护林做了一番叮嘱,大家便沿着山路奔赴各自的林区,开始了一天的护林工作。

生态护林员巡山护林

  “套上红袖标,就是一份责任!”“林长”这个身份让李传红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除了禁止村民在野外用火,禁止乱砍滥伐,同时还要宣传普及森林防灭火知识,“你们看到的全村这一万三千亩的山林就归我们八个人负责,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走六七公里!”

  据了解,自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开展以来,通江县涪阳镇立足镇情实际,完成镇村两级林长体系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并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林长制日常工作中,接受人民监督,提升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共同筑起森林防灭火铜墙铁壁。

  “以前,一个村就是三个护林员管,各自操作,太大了也管不过来。推行林长制后,这个主体责任就更明确了,实际效果也就出来了。”说起林长制带来的新变化,李传红深有感触。

  通江县南教城国有林场始建于1963年,坐落于通江县瓦室镇和兴隆镇之间,拥有森林资源面积3.71万亩,其中散生林分布于全县12个乡(镇)56个行政村,场长徐敏已经从事林业工作25年,拥有丰富林业资源保护管理经验的他,今年又多了南教城国有林场基层林长的身份。每天除了日常办公,他还都会带着护林员在辖区的林间穿梭巡护。

通江县南教城国有林场

  “现在多了一个林长的身份,倍感责任更重、要求更高,我坚持带领和督促护林员每天巡山护林、强化宣传,着力提升全民防火、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林地意识。”徐敏说。

  在徐敏的带领下,通江县南教城国有林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强森林管护力度,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截至目前,林场拥有活力木蓄积2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94%以上。

  今年来,通江县坚持管护无盲区、不重叠的原则,比目标任务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全县359个林长公示牌的制作和安装,完成率100%,通过县级林长包乡镇(街道、林场)、乡级林长包村(社区)、村级林长包山头地块,落实各级林长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责任区域。

南教城国有林场护林员巡山护林

  “守护绿水青山是生态责任,更是政治责任。随着林长制全面推行、全域覆盖,通江县每一片森林都有了责任人,每一位林长也都有了自己的责任田。”通江县林业局副局长邹敏介绍,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路上,通江县林长制已经在全县的山林间落地生根。

  在实现林长全覆盖的同时,通江县还创新建立三项末端监管机制,即乡镇(街道)建立“林长+警长”制度,村级建立“林长+监管员+护林员”的“一长两员”制度,国有林场建立“市级林长+县级林长+国有林场场长”制度,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内外互动的工作格局。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我们紧紧围绕构建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实现林长制护航林长治, 着力实现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和安全,全力守护好红色通江的每一寸绿色。”通江县林业局局长、县林长制办副主任赵海森说。

  “林长”当家,“两员”护林,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截至目前,通江县共设立各级林长1823名,警长47名、监督员336名、护林员1757名,建立起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责任体系,打通了森林资源保护“最后一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64.97%。(供稿 通江县委宣传部 杜文龙)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2008-2020 BZ.NEWSSC.ORG INCORPORATED.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