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巴中  >  巴中要闻

严阵以待,筑牢汛期“安全大堤”

【时间:2022-06-14 09:44:23】【来源:巴中日报】

  从今年5月起,四川正式进入汛期。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省汛期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涝重于旱,暴雨天气过程多,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目前,巴中已入主汛期。在汛期来临前,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不断完善防汛应急机制、开展实战演练、加强灾害隐患排查,筑起了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大堤”。

  关键词:实

  5143人担负起防汛责任

  “全市共有山洪灾害易发区1201处,涉及116个乡镇、威胁人口18万人。去年,巴中5条主要河流共发生26次超警戒水位洪水、11次超保证水位洪水……”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科李昊介绍。

  “疫考”未结,“汛考”加试。就在本年度汛期来临前的4月7日,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暨防汛减灾培训会议召开,防汛责任单位齐聚一堂,共同为打赢今年全市防汛减灾这场硬仗出谋划策。

  “今年防汛抗旱任务艰巨繁重,只有全市上下真正紧起来、动起来,才能未雨绸缪打好防汛救灾主动仗。”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罗中荣谈及今年面临的防汛形式时表示。与往年召开的同类会议不同的是,这次会议召开得更早,为的就是提早部署、全面落实,早日形成推进之势。

  “责任压实到个人,坚决杜绝汛情发生时找不到人的情况发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水库水位线正常,坝体与基岩接合处一切正常……”6月7日上午10时许,红鱼洞水库运行保护中心运行管理科科长李明正在认真巡视水库防汛工作,全面检查水库坝顶、坝面、坝基、坝肩安全和水库排水情况,并查看“红鱼洞水库大坝风险点告知卡”警示牌是否完好,确保警示提示到位。“只有将责任压实到每一个责任人,才能确保在汛情来临时能都能安全应对。”李明告诉记者。

  记者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在汛期来临前,我市就对标《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暴露出来的短板弱项,拟制了2022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水利)防汛抗旱工作清单和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清单。

  “工作清单厘清后,各级水利干部迅速上岗到位,在一线体现担当和作为,把责任压实到每个人,把措施落实到各环节。各级技术责任人深入防汛现场,周密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预防方案。”市水利局副局长陈益军介绍,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落实了“县包镇、镇包村、村包组、干部包户”的包保责任制和市县两级领导分片督查机制,建立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以分级负责、部门负责、岗位负责为支撑”的市县乡村四级防汛责任体系,形成责任明晰、流程规范、环环紧扣的责任闭环。全市864座水库、58座水电站、1201处山洪灾害危险区、26处重点涉水涉河工程等防汛重点逐库、逐站、逐点落实各类防汛责任人5143人。

  “我们重点在打造‘防’与‘救’的责任链条上下功夫,推动全市防汛减灾工作责任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上到市级指挥长,下到村组河库责任人,人人有责、人人履责,推动工作落地落细见效。”陈益军表示,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信息报送,确保信息畅通、应对有力。防汛抗旱关键时刻全员上岗待命,确保战斗不减员,针对易出险的险工患段,前置抢险队伍,确保1小时内可以机动到险情现场,做到“抢小抢早”,及时控制险情发展。

  关键词:练

  实各级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演练1201次

  “根据预警平台发布的雨量信息,巴州城区累计雨量将达300毫米以上,天星桥水库上游即将发生山洪灾害……”4月23日,巴中市2022年水旱灾害防御暨防汛减灾综合演练在巴州区天星桥水库举行。演练模拟重大气象水文信息发布与预警、山洪灾害危险区群众转移、危险区伤员搜寻救治及转移、被洪水围困群众紧急搜救、防洪工程险情会商与处置等环节开展。

  “开展防汛演练,就是要把演练当成实战,检验防汛预案的可操作性,提高各地防汛抢险意识,增强防汛抢险指挥决策、应急响应、协同配合等实战能力。”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好各项水旱灾害防御人、钱、物等各方面保障,是赢得防汛抗旱攻坚战的不二法宝。“我们时刻根据雨情、水情、汛情变化情况,进一步加强对防汛各类物资、专业人员力量的日常训用、维护、管理和调度,做到关键时刻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今年4月,罗中荣向全市水利干部发出动员令。

  5月20日,巴中市化成水库运行保护中心、四川衡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化成水库开展巴中市化成水库2022年防洪度汛应急演练。“此次演练检验了化成水库防洪度汛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强化了应对防汛抗洪抢险中的防御能力,确保在防汛抗洪抢险中精准应对、科学调度。”化成水库运行保护中心副主任邹海明表示。

  同时,在5月30日,南江县2022年水旱灾害防御暨防汛减灾综合演练在玉堂水库举行。“在演练过程中,各单位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科学高效地处置了一个个‘险情’,全面演示了监测巡察、预警转移、指挥调度、应急抢险等关键环节和应对流程,达到了预期效果。”南江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在汛期来临前,我市采取自储、代储等多种形式完成防汛抢险物资储备,建立3个市级物资储备仓库、12个代储合作单位、47个市级防汛砂石库围,各县区分别建立物资储备仓库。全市储备了袋类385.78万条、编织布121.46万平方米、砂石料73.99万立方米、冲锋舟72艘等防汛抗旱物资,其中袋类储备量比去年增长9%。落实“以船以车代仓”船只40艘、各类车辆323台、砂卵石5.78万吨,其中船只和车辆分别比去年增加7%、30%。确定“应急抢险土源”取土场75处、备用土源151.39万立方米。

  今年以来,我市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四不”目标,组织编制了《巴中市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修编了《巴中市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河道、水利工程、山洪灾害区等专项预案,组建应急抢险队伍242支9000余人,全覆盖开展履职能力提升培训1轮次,全市1000余名防汛责任人参训,并采取了一点一演练,在5月底前对900多处重点水利工程和1201处山洪灾害危险区全覆盖开展应急演练。

  截至目前,全市开展演练1201场次,培训干部群众5万人次,发布雨水情各类预警信息13期、近20万条,受众达17.7万人次。

  关键词:查

  聚焦重点区域等开展风险隐患排查

  “大井坝水库有没有防汛应急方案?如果遇到特大洪水单位如何应对?”“秧田沟村的三处堰塘为什么没有按要求及时加固?汛期来临一旦发生决堤怎么办?”每年汛期来临前的隐患集中排查尤为关键。今年4

  月中下旬,我市启动的这场排查比以往年更加严格。

  通过不打招呼、不定路线,采取乡镇自查、县区复查、市级抽查“三级联查”的方式,我市将一个个平时不易发现的问题精准起底,并综合运用“三单一书、两书一函”,“不转弯、不绕远”,直接派发到责任单位、落实到专门责任人,让问题发现无所遁形、整改不留死角。

  “每年汛期来临前,我们都要开展集中、专业、专项三轮隐患排查,聚焦各类水利工程、水毁项目、城镇易涝点、山洪灾害危险区等重点部位、重点区域进行隐患排查,切实做好灾前预防。”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此,全市印发《巴中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防汛抗旱工作的通知》《巴中市水利局关于开展水利行业汛前安全隐患排查的通知》等文件;市领导带队赴一线检查指导;市水利局成立6个市级汛前安全隐患督导抽查组分赴一线督导。

  同时,市水利局督导组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分类、分批落实责任单位,由责任单位迅速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并对整改进度实时跟踪,做好闭环管理,全力以赴抢抓汛前施工黄金期,全力确保汛期安全。

  李昊介绍,市、县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组建水利工程隐患排查队伍41支,对全市2092处防汛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安全度汛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形成问题、任务、责任、措施“四张清单”。截至目前,已排查发现问题750个,即行即改问题560个,限时限期整改问题190个,所有问题均在汛前动态清零。

  “我们将逐一‘过筛子’,对全市防汛重点逐库、逐站、逐点检查,对所有风险隐患做到吹糠见米,切实担负起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灾的主体责任。”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按照“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要求,坚持依法治灾、科学防灾、综合减灾,形成“体系健全、监测全面、调度精准、队伍专业、物资充足”的高质量防汛抗旱发展格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安全支撑。

  记者手记

  筑牢防汛抗灾的“铜墙铁壁”

  安全是发展基石。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可言,高质量发展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直以来,我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各个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年4月,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向社会公众发布了2022年汛期全国气候趋势预测意见,巴中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0%——20%,而且当前我市已经进入了主汛期,这都要求我们必须全力做好防汛备汛等工作。

  防汛抗旱是天大的事,是一失万无的事,要坚决克服侥幸心理、麻痹思想。要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保持高度警惕,把防汛抗旱保安全、保稳定放在首位。要深刻认识其复杂性、严峻性,牢牢把握防汛抗旱工作主动权。

  要树立“防患于未然”的理念,有针对性地研判全市防汛薄弱环节,并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要做好物资、人力等准备工作,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做好防汛工作,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压紧压实各方防御责任,做到对象明确、目标明确,责任到岗、责任到人。环环相扣的“防汛链”离不开层层压实的“责任链”,测、报、防、救,任何一项“技防”都离不开“人防”。只有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才能到位,才能打好水旱灾害防御主动战。

  尽管雨情汛情严峻、防汛抗灾任务繁重,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筑牢防汛抗灾的“铜墙铁壁”,必能守护好千家万户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安全支撑!(记者 翁凯)

  原标题:严阵以待,筑牢汛期“安全大堤”

COPYRIGHT 2008-2020 BZ.NEWSSC.ORG INCORPORATED.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