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近年来,通江县人民检察院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发挥检察机关支持起诉职能,打造“馨·薪”检察品牌,以“如我在诉”之心,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办理支持农民工讨薪案件64件,帮助102人成功追回230余万元工资款。
支持起诉“如我在诉”
让农民工不忧“薪”
“王检察官,五年了,今天我终于拿到了那8500块钱了。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一起农民工讨薪案件当事人李某一大早就通过电话向检察官王佳丽分享自己的喜悦。
2017年8月1日,王某某与李某签订《钢筋工承包合同书》,将通江县某村的国家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中的钢筋做工劳务承包给李某。2018年3月工程结束后,王某某仅支付李某部分报酬。2019年12月30日,在李某的催收下,王某某出具了一份《证明》载明:下差李某15500元报酬。此后,经过多次催收,王某某陆续支付7000元,至今王某某还下差李某劳动报酬8500元,几年间多次讨薪无果。
2021年12月,李某向通江县人民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通江县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受案后,考虑到当事人实际情况,帮助当事人联系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为其提供法律援助。2022年1月庭审时,检察官出席法庭,宣读支持起诉书,全程参与庭审过程,最终帮助李某讨回长达五年的欠薪。
内部协作+外部联动
合力化解欠薪难题
“这笔工程款牵扯到我们32个人,也是32个家庭,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不可能这么快拿到现钱。”清点着手中的工资,杨某某笑容满面。
2021年1月19日,通过通江县农民工维权中心案件线索的移交,通江县人民检察院受理杨某某等32名农民工讨要工程工资案件。受理案件后,检察干警迅速主动到劳务发包方调取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施工费用结算书、劳务作业协议书等证据资料,并向相关负责人询问了解情况,确认还欠杨朝现等32名农民工工资149831元。随即展开调解处理工作,邀请农民工服务中心、劳务发包方、项目负责方及农民工代表参加诉前座谈会。在检察官的耐心劝导下,双方达成和解,当场签订和解协议书,由劳务发包方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149831元。从案件受理到兑现农民工工资,前后历时不到半个月。
早在2021年1月,通江县检察院就与县法院、公安局、司法局、人社局、农民工服务中心等多部门会签了《依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实施办法》,增强部门协作,促进检察职能发挥,构建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同时,加强民事检察部门与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的协作配合,将支持起诉与司法救助相结合,帮助困难农民工渡过难关,彰显检察机关的司法温情,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预防先行维权普法
护航劳动者权益
近年来,通江县人民检察院发挥“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效能,主动联合人民法院,探索坝坝庭模式,把法庭搬到村委会,开到群众身边。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联合农民工服务中心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宣传劳动者维权法律知识。
坚持“线下线上”齐发力,采取送法进村社,送法进企业等方式,开展支持起诉普法宣传。整理讲解本地典型案例,借助“两微一端”、法律知识小课堂等新媒体平台推送维权法律知识,以案释法普及劳动合同签订、工伤认定等法律知识,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
近年来,通江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回应民众需求,加大支持起诉力度,增强农民工依法理性维权意识,保障农民工获取报酬权益,让农民工不忧“薪”。(供稿:通江县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