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是劳动者在遭遇欠薪等情形时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手段之一。7月19日,全省首个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在巴中市挂牌成立。该速裁庭的成立,将有效降低劳动者维权时间成本、减少维权诉累,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速裁庭,顾名思义,其最大优势在于更为高效快速,劳动仲裁时间将由45天以内缩短至30天以内。“按照相关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一般需在45天内完成。我们在接到劳动者的仲裁申请后,须在5个工作日内立案、5个工作日内向双方递交受理通知书。在经被申请人提交答辩书、申请人举证等相关流程后,一个案件才算完结。”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石芸介绍,在速裁庭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将当天受理、当天立案,并采取简易处理、容缺受理等方式,尽量缩短被申请人提交答辩书、申请人举证等时限,将结案时间压缩在30天以内。
哪些案件适用于在速裁庭受理?“针对涉及金额较小、事实较为清楚的案件,都可由速裁庭受理。”石芸说,凡是农民工因克扣工资、奖金和加班费等与用人单位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向农民工支付工资,金额不超过本人一个月工资,期限未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争议;经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用人单位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后,当事人未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结束,农民工就工资争议申请劳动仲裁等情况,均可由速裁庭办理,减少群众诉累。
劳动争议,不仅靠仲裁,更靠预防和调解。“近年来,市仲裁院持续推进预防、调解、仲裁一体化建设,通过实行案前、案中、案后、庭前、庭后调解等方式,努力做到‘多调解、少裁决’‘重调解、慎裁决’,着力提高调解仲裁工作质效。”石芸介绍,今年上半年,市仲裁院共接待来访群众510余人次,其中调解率达70.8%;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48件,涉及劳动者49人,涉及金额42.37万元,仲裁结案率达100%。(来源: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