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巴中市印发《巴中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方案中提到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到2030年,按省上要求完成国家、省级节约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及公共机构绿色低碳示范单位(近零碳排放示范单位)的创建目标,县级及以上机关90%以上建成节约型机关,市直、县(区)直机关达到100%。广泛宣传“绿色出行”理念,引导市民转变出行方式,鼓励选择绿色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早在方案出台之前,节约型机关创建和市民绿色出行在巴中市已经推行开来。
80%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
12月19日下午5时20分,市林业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张萍仔细检查完电脑、空调等电器设备,确认电源关闭后才转身出门。在市林业局,诸如随手关灯、自觉拧紧水龙头等良好习惯,早已内化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在这里,没有“长明灯”,杜绝“长流水”……这样常态化的场景,已成为一种文明风尚。
“巴中市大力实施绿色创建行动,由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教育体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部门,分别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家庭、节约型机关等绿色创建行动,80%以上的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晓峰介绍。
市、县两级党政机关以及公共机构带头示范引领绿色低碳生活,实施节约型机关建设、垃圾分类、光盘行动以及减污降碳等行动,全市累计成功创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8家、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12家,382家公共机构被授予节约型机关,公共机关垃圾分类全覆盖,政府绿色采购比例达96.63%。2022年全市公共机构实现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07%、碳排放同比下降1.57%。
“绿色低碳生活”成为社会风尚
“电动公交车安静舒适、绿色环保,真心不错!”12月18日上午,家住巴城龙湖园社区的曾川起了个大早,坐上3路电动公交车赶到位于江北的单位上班,选择这样的绿色出行方式曾川已坚持近一年时间。
近年来,巴中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全市绿色出行分担率达72.5%,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90%,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占比分别达62%、80%和61.2%。
12月19日,位于巴城北环线的红碑塝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现场一派忙碌,工人们正抢抓工期进行充电站屋顶、护栏及外墙装修施工。该充电站设置机动车停车位380多个,预计2024年春节前完成施工任务。根据《四川省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到2025年,巴中市乡镇将实现公用充电桩全覆盖。
绿色出行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建设高效能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其中,以推进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智慧绿色引领工程是重要实施途径。
“作为全省第二批绿色出行示范市创建名单,为保证居民绿色出行,巴中市‘一城三区’先后开通新能源纯电公交线路25条,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达206辆,清洁能源出租车占比86%,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碳7000吨,绿色出行已成为主流趋势。”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科科长王旭介绍。
此外,巴中市通过积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纳入教育培训体系,面向学校、社区、家庭、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化。
原标题:“节”尽所“能” 绿色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