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璀璨非遗永续传承”2023年四川非遗年度人物暨非遗保护传承优秀案例发布仪式在四川广播电视台举行。其中,巴中市报送的“四川剪纸(巴山剪纸)”获非遗项目保护实践优秀案例,“曲润巴山花开未来”获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
据了解,巴山剪纸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带头作用,探索“制、产、销”的经营模式,构建“乡村—城镇、社区—机关、学校—社会”的非遗传承体系,社会影响力逐步提高。紧紧依托传承阵地,常态化开展巴山剪纸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创新性开发红色剪纸主题教育课程,年均授课200余课时,培训5000余人次。加强剪纸人才培养,作品累计获得全国全省各类奖项60余项(次),培养出省级技能大师1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名,多名传承人入选四川省青城计划领军人才和巴中市巴山优才青年人才。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通过文化扶贫,提高弱势群体收入,实施各类剪纸项目,创业项目被人社部评为“全国优秀创业创新项目称号”“全国专项组优秀奖”,巴山剪纸非遗工坊被评为2023年四川省优秀非遗工坊。
巴中市在推广曲艺进校园方面,出台《巴州区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实施意见》《巴州区戏曲进校园的工作方案》等配套政策,为曲艺进校园提供坚强保障。坚持“点面结合”,在巴师附小、一小等学校率先试点,建成曲艺示范基地,推动曲艺融入校园文化,实现全区中小学曲艺进校园全覆盖,以点位带动“曲艺进校园”活动得到长足开展。曲艺传承人带头组建曲艺小分队,通过曲艺辅导、展演等方式普及曲艺唱腔特色、起源发展、曲艺音乐、舞蹈表演等,培养师生学曲艺、唱曲艺的兴趣;邀请曲艺名家来巴授课,设立名家工作室,建立“师带徒”“老带新”师资培养和曲艺人才培养机制,形成“曲艺名家+曲艺骨干+曲艺志愿者+曲艺新人”的人才队伍。
知多点
2023年度,巴中市开发剪纸文创产品33项,16项进入产销环节,生产剪纸产品近万件,带动就业群众销售收入一百余万元。在社区、机关、乡镇、校园等免费开展剪纸培训班245场,受众16000余人次,参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各类展示展览等活动10余场。
2023年度,巴中市开展曲艺进校园120余场次,打造少儿曲艺作品3件,少儿清音《种子》获第三届四川艺术节曲艺类群星奖,被四川省文联、省曲协评为优秀曲艺节目,并参加四川省少儿曲艺展演。(来源: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翁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