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前往宜宾三江口了解长江流域生态修复保护情况,叮嘱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巴中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高度,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高度,认识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深悟透、落到实处,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巴中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聚焦发展,坚定不移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产业培育振兴上,加快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文旅产品,把绿色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生态产业,蹚出一条革命老区、秦巴山区、后发地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新路子,真正实现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我市确立了全市“1+3”、县区“1+1”现代产业布局,制定了全市“1+3”主导产业链长制“六个一”工作方案,并把2022年确定为全市“投资促进提升年”,目的是通过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全力推动绿色生态产业集群成链发展。坚持把主要精力和主要资源向产业培育振兴聚焦,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就是全市“1+3”、县区“1+1”,以全市“一盘棋”、县域差异化发展为支撑,加快构建起旅游收入700亿文旅康养和产值500亿食品饮料、200亿生物医药、100亿新能源新材料的绿色生态产业集群,真正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同时,我市坚持用工业思维抓农业,深入实施南江黄羊、巴山肉牛、茶叶等三个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推动优势大品种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以此提高巴中产业的区域辨识度,全面提升“巴中产”“巴中造”的市场竞争力、占有率、定价权。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的纵深推进,巴中“1+3”绿色生态产业也必将同步培育振兴。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倡导和实践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纵深推进生态保护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一步一个脚印,锲而不舍向前走,稳扎稳打,让巴中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
原标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