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活动合影
四川新闻网消息(陈珮云 记者 陈连波 摄影报道)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巴中市文学艺术家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12月14日至15日,巴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行“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凝聚奋进新征程磅礴力量”大型采风创作活动。
由全市60余名文艺家及文艺工作者组成的采风团齐聚平昌县,以足为尺,实地感受平昌的风土人情、红色文化、城市建设,汲取创作灵感,为创作积累素材,以文艺力量助推平昌发展。
![]() |
采风团拍照记录罗中立画作
产业融合促发展 乡村振兴展新颜
“这个咖啡馆好有特色!”在平昌县双城村“巴山美村·父亲原乡”乡村振兴特色示范区内,待开发的“猪圈咖啡”店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采风团坐在还未正式营业的店里,对咖啡店的改造创意一致称赞。
作为平昌县2022年重点产业振兴项目,“巴山美村·父亲原乡”乡村振兴特色示范区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有机结合,以复原父亲形象为形,传承父亲精神为魂,打造独一无二的父亲文化IP,提炼父亲IP中所富含的人文特质,为“崇德向善,尚美实干”的平昌人文精神作出生动诠释、标出美好注脚。在此基础上,平昌县将该地打造为集“乡村记忆、乡土农创、乡愁艺宿、亲子游乐、农事体验”的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村落,推动农旅、文旅、工旅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当地推行“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建设蚕桑及蔬菜基地近700亩,实现“土地流转有租金、就近务工有薪金、集体经济有分红、个体经营有收入”等多重收入,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拓宽渠道。
![]() |
采风团参观“巴山美村·父亲原乡”乡村振兴特色示范区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军精神
“十四五”时期,巴中市委明确要建成“三市两地一枢纽”,其中重要内容“全国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的核心就是红色资源利用。近年来,巴中市立足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不断强化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持续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四川省党史教育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伯坚烈士纪念馆成为了平昌县浓墨重彩的红色印象。纪念馆展厅由“求学苏联展才华、点石成金西北军、宁都起义惊天下、镣歌浩气贯长虹”四个部分组成,以实物、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刘伯坚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
走进刘伯坚烈士纪念馆,伯坚全铜雕塑、带镣行诗词墙映入眼帘,采风团仔细观看图文资料。“他的绝笔丝毫不乱,下笔笃定,有大将风范!”“这封信他家人收到了吗?”“他儿子后来找到了吗?”……聆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大家心中备受感触,不时就事迹的细节进行询问,并对刘伯坚的英勇事迹表示敬佩。
![]() |
采风团成员参观平昌县白衣古镇
走好群众路线 创作文艺精品
一路走来,采风团看着巴山大地的变化,不时用镜头捕捉一个个精彩瞬间。巴州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朱重益表示,本次采风途中所见所闻既丰富了素材,也为接下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多角度展现祖国的秀美山河与人文情怀,为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文艺创作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希望通过此次采风活动,让艺术家们对平昌县增添更加直观的感受。”巴中市文联党组书记米丽告诉记者,采风是为各个门类的文艺工作者、文艺家搭建的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传播巴中好声音。
![]() |
合影留念
近年来,巴中市文联精心组织开展文艺活动,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满怀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和深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精品奉献人民,书写新征程波澜壮阔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