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陈珮云 记者 张韵晗)巴州区枣林镇距巴中城区约9公里,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枣林镇党委政府不断深化认识、细化举措、实化责任,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在全市季度考评中,枣林镇连续多次名列前茅,为全面打赢创文攻坚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 |
常态化巩固提升 全民动员助创文
枣林作为巴州北向第一镇,G244国道和银昆高速穿境而过,场镇沿路而建,因市而兴,缺乏规划,部分问题未能得到根治。为此,枣林镇突出问题导向,推动系统治理,大力实施场镇“美化”“亮化”工程,着力破解基础设施问题短板。
据了解,枣林镇先后黑化场镇道路、农贸市场、停车场10000余平方米,规范整治场镇空中“飞线”7000余米,全面整治街道场镇住房外墙污损6000余平方米,安装路灯108盏,设置停车位322个,新建健身场所2处,统一更换制作店招店牌225余块。场镇“颜值”极大提升,环境秩序明显改观。
“我们始终秉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理念,将创文工作与群众诉求‘大起底’工作深度融合、互促互进。”枣林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该镇积极动员镇村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和“公德在我心,文明伴我行”主题宣传活动。全镇初步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1个,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五个一”活动200余次,广泛发动镇村党员干部、志愿者和广大群众投身到文明实践中来。
![]() |
多元化宣传宣讲 凝聚文明向心力
为了提升全镇群众的文明素养,枣林镇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紧贴群众生产生活实际,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围绕民生保障、科学健康等主题,组织党员干部、专技人员和志愿者,开展市民教育和政策宣讲活动40余场,实现11个村(居)全覆盖,真正让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记得牢、用得上”。
同时,枣林镇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邀请牌坊梁村非遗艺术传承人和枣林小学师生带来“四川盘子”“四川清音”“说春”等传统文化表演,将一场场“文化盛宴”送到群众家门口。
此外,依托“世界读书日”等活动,精心策划“书香伴成长、阅享好时光”主题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 |
人性化志愿服务 构建创文大格局
枣林镇始终将志愿服务作为推进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的重要抓手,引导广大群众在共建共享创文成果的同时,渐渐从旁观者成了支持者、参与者。今年以来,全镇累计400余人次参与了环境卫生整治、理论宣传教育、文明志愿服务等活动,收集创文意见建议41条,全面提升辖区群众对创文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
据了解,枣林镇围绕市容环境治“脏”、公共秩序治“乱”、重点领域治“差”等方面,全面推行属地管理、门前五包、重点强管等做法,开展广告乱贴、摊点乱摆、垃圾乱扔、污水乱流等6大问题集中整治。
场镇居民与包保干部、志愿者一道,深入背街小巷和生活小区等区域,清除“牛皮癣”广告120余处,清理卫生死角和乱堆乱码40余处,维修排污管网6处,新建灵山场镇农贸市场1个,新建和维修场镇道路500米,改建提升村级组织活动阵地6个。人居环境改善、文明习惯养成,既切实改善了群众的居住“小环境”,也加快构建了“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创文“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