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刘家宏:星火成炬的“藏青蓝”

2023-03-24 09:26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 从警13年来,通江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刘家宏先后在交警中队、派出所、刑侦大队、办公室、情指中心工作,曾荣获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县公安局等嘉奖共计9次。2023年1月,被省公安厅、人社厅表彰为“四川省优秀人民警察”。

刘家宏

  因为一个梦,初心不改的“警老师”

  刘家宏出生在教育之家。入警前的他,曾在县上最偏远的乡镇毛岭子村当驻村教师。

  有一年开学,一些学生书本费被盗,刘家宏通过调看学校监控,发现是邻近一个社会青年所为。这个青年的父母知道后,来向刘家宏说情,但是刘家宏仍然拨通了报警电话。前来处警的是一个老民警,在带离嫌疑人时,嫌疑人恶狠狠地对他说“我会记你一辈子”。

  面对嫌疑人的怨恨,刘家宏不解地问老民警:“为什么他会记住我,但不怨恨你?”老民警反问:“为什么学生不怕家长,怕老师?其实,我和你一样,都是在教育人,不同之处,我是在兜底,教育社会上的坏人”。

  “对啊,警察也是在教育人,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老师,不同之处是教育坏人,为什么要执着在教育部门育人?”数天后,刘家宏报考了警察公招考试,后来如愿以偿当上了“警老师”。

  温暖一颗心,真心为民的“三领导”

  在派出所工作期间,他主动请缨当“全堂店小二”——内勤,侦办案件、调解纠纷、安全检查、走访社区、信息文秘等工作,他统统照单全学,天天跟着老同志跑,不到三个月,就熟悉了派出所工作。

  看着他对工作的热情劲头,同事戏谑他为“三领导”。对于这个称呼,他起初很排斥。后来一个退休老所长告诉他,“内勤确实相当于派出所的第三个领导,喊你三领导不是讽刺你,恰恰是对你的肯定。另外,“三”前面有“一、二”,代表一要忠诚、二要为民,叫你“三领导”,是为了告诉你,要把“忠诚”“为民”放在最前面,从三做起,凡事三思而后行。”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十余年的从警之路,刘家宏一直在践行着这些铮铮誓言。

  王某某(女)户籍在达州,是云南警方侦办的一起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在逃避云南警方抓捕时,曾将自己女儿临时寄养在通江县一个不认识的群众家中。服刑后特别思念女儿,委托云南和达州亲戚代为寻找无果。后来王某某写了一封信,邮寄到刘家宏工作的派出所。刘家宏作为内勤,收到信后,主动向所长领取任务,跑前跑后为王某某寻找女儿。

  经过一个多月的走访调查,刘家宏成功找到王某某的女儿,王某某出狱后专程感谢他,给他送来自己在监狱做的脚垫。

  点亮一盏灯,严柔有度的“刘扇门”

  在刑侦大队工作时,刘家宏既负责案侦内勤,又负责侵财中队案件侦办工作。

  凡是与工作有关的,他都主动学、主动问、主动干,从不计较工作多少和得失。有时为了锻炼自己,他专挑疑难案件练手,有些同事说他“老实得莫名堂”。办理案件时,搞不懂,他就问,有些同志被他问烦了,说他“一根筋”。正是由于肯学习,爱提问,他成长很快。三年时间里,他一边负责繁重的办公室工作,一边负责案件办理,先后办理刑事案件175件,主办大要案件6件。

  每件案件背后,都浇筑着他的努力和汗水,都体现着他为民执法的点点细节。

  刘家宏有个亲戚在跑出租车,2011年4月,这个亲戚的儿子因为故意伤害被抓获。亲戚请他说情,他严词谢绝。亲戚不死心,提着礼物找他父亲。他知道后,拎着礼物当面奉还。亲戚见他六亲不认,毫不客气地说“不帮就算了,滚远些”。后来一次,他母亲半夜生病,打出租车,这个亲戚拒载他,开着车扬长而去。父母见状后责怪他说“人是社会人,不要太死板,凡事留一道门,日后好相见”。面对父母的迟疑,刘家宏当时没有过多解释。事后在日志中写道,“这个亲戚硬要我给他留后门,就像一盏灯,照清了他的为人。如果非要留一道门,决不是后门,而是严格而又温暖的法律之门”。

  在刘家宏的办案经历中,让他印象最深的一次“严格而又温暖的法律之门”,是他在抓捕一个盗窃逃犯时的经历。

  2013年6月,根据群众举报,一个涉嫌诈骗的逃犯李某某返回家中。当天刘家宏值班,和同事一起赶赴现场后,发现嫌疑人是独子,偷偷潜回家中是为母亲奔丧。一边是人之常情,一边是严苛法律,考虑再三后,刘家宏主动向领导申请,得到领导同意后,跟着嫌疑人一起守了一天灵后,带着嫌疑人回到刑侦大队。嫌疑人被刘家宏的行为所感动,将自己犯罪行为全部交代,连破20多件盗窃案件,该系列案被省厅列为挂牌案件。

  两件事情,带给刘家宏的反思很大。后来,他将自己网名改成“刘扇门”,提醒自己,在工作中,要明白什么时候该留法律的严苛之门,什么时候该留温暖的人性之门,不能本末倒置,心中要有一盏明灯,未来之路才会生生不息。

  燃起一团火,凡事较真的“留教导”

  刘家宏是情指中心主任,但大家私下都叫他“留教导”。一方面,因为他在情指中心当教导员时间长,大家习惯了。另一方面,他很较真,工作追求精益求精,管理人严格,喜欢盯着问题不放,下属都曾被他“留”在办公室当面“教导”过。久而久之,大家都叫他“留教导”。他本人知道后,也不生气。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干工作,不只是“口头教导”,亲力亲为,较真负责,会带团队,才是他工作的标签。这些标签背后,不是作秀,而是他责任心的见证。

  最能见证的是,莫过于他拯救了10名学生的生命。

  2022年6月21日,通江县公安局110情指中心接到报警,称通江某中学学生杜某某,因中考成绩不理想,在微信朋友圈公开表达自己欲割腕自杀。当天刘家宏作为指挥长在110指挥大厅带班,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安排民警分析研判,在锁定杜某某真实身份后,迅速指派辖区派出所民警和医院医生赶赴现场,成功解救出杜某某。

  杜某某被解救后,就在大家准备收兵时,细心的刘家宏根据杜某某微信朋友圈截屏,发现杜某某自杀的信息下有人“点赞”,其他人认为这是普通点赞,但刘家宏坚持认为,普通人不会为自杀点赞。在向值班局领导汇报后,他启动“情指行”机制,指派情报和网安部门侦查,在研判出相关微信群后,发现群内另外9名网民也有自杀言论。刘家宏组织警力在调查出9名网民真实身份后,指派110指挥中心逐一通知学生家长,并指挥辖区派出所会同学校班主任开展思想稳控,最终化解10名学生欲自杀的重大风险。

  事后,总结复盘时,刘家宏感慨万千,“还有什么比救了10个学生的命,更有意义?我不是刻意教导大家,如果要让我复盘分析,我觉得最值得总结的在于,关键时候,所有参战民辅警团结一致,彼此选择相信和支持,大家共同点燃的这把团结的火,才是拯救这10个生命的关键。”

  映红一片天,全心为公的“加班狂”

  通江县公安局情指中心和办公室体制上没有分开,刘家宏作为主任,还负责办公室工作。

  对于办公室,熟悉的人都知道,办文、办会、办事,时时写材料,天天敲键盘。十多年来,他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离开过文秘调研岗位,基本上隔三岔五就要“爬格子”“敲键盘”。有时候白天工作繁忙,就晚上写,晚上累了,就第二天早点起床写。白加黑、5+2,真的是他身上的写照。即使当上主任,他也既当指挥官,又当战斗员。县上其他部门的办公室主任有时开玩笑叫他“办公室主人”,他也只是憨憨地笑一笑。

  一年365天,不加班的时间屈指可数。由于他每天一大早就上班,儿子还在熟睡,晚上十点后才回家,儿子早已入睡。在儿子眼中,他成了一周才见一回的“陌生人”。由于加班时间较多,没有照顾到家,妻子有时候满脸埋怨地对他说:“家是你的旅馆,我是你的保姆”。有一次,妻子过生日,说好晚上一起吃饭,结果工作忙疯了,全然忘记妻子生日,下班后自己跑到单位食堂去吃了一碗面,妻子知道后,无赖地对朋友苦笑道:“哎,这些年我已经习惯了,就当他帮我吃了那碗长寿面吧,也算帮我过了生”。

  十多年里,他怠慢家人的同时,也亏待了自己的身体。如今,他身患高血压,本来理应多休息、多运动,但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他闲不下来、静不下来,仍然天天待在电脑面前。家人让他申请调整岗位,他却说“我就是个操心的命,突然闲下来,有可能还不适应”。

  刘家宏的为人、品质和他对工作的态度,感染了身边的人,老同志点赞他,中年同志敬重他,年轻同志学习他,他靠一件件平凡普通的小事感染了大家,靠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和付出感动了大家。(供稿:通江县公安局 景飞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