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胡小蓉 陈珮云 记者 张韵晗)“棚顶后期会覆土种植花草,让蜂场更具观赏性。”位于巴中市南江县普陀村的中蜂标准化示范场,负责人刘正江穿梭在蜂场,不时掀起蜂箱盖,提起巢脾查看蜜蜂繁育和蜂蜜情况。用于摆放蜂箱的原木遮阴棚架别具一格,让蜂场在光雾山中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南江,光雾山是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区域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林丰草茂,而且开花蜜源植物丰富,养蜂传统历史悠久。不仅如此,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国字品牌先后被光雾山景区收入囊中。当地村民因地制宜,依托光雾山生态环境与旅游基础,大力实施蜂旅融合发展。
![]() |
南江县中峰标准化示范场
立足生态养蜂 带动蜂业发展
“光雾山植被覆盖率高,日照充足,蜜源植物从春到秋交错开花、衔接不断,为蜜蜂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理想场所。”2017年,吴成昌结束了漫长的在外务工生活,希望在家乡谋求一个发展机会。他看准了这个投入少效益高的产业,摸索着在光雾山上放了40个蜂箱,但没有养蜂经验让他开局不利。
很快,因养护不周,第一批蜜蜂出现了问题。“那会儿还没有找到‘组织’,只能到处求助,好在几经辗转找到了专家进行指导。”有了技术支持,吴成昌的蜂场越做越大。近年来,他开始向周边村民提供蜂种,希望能够带动当地增收。
据了解,南江县蜂业质量提升行动启动以来,像吴成昌中蜂标准化示范场一样的中蜂标准化示范场,在南江县已建成9个。此外,依托项目培育了养蜂大户20户。每个示范场养蜂规模100群以上,示范户养蜂50群以上,示范带动新增蜂群1000群以上。
![]() |
南江县中峰标准化示范场(图据南江县农业农村局)
依托旅游卖蜜 扩大蜂蜜知名度
光雾山不仅生态资源丰富,同时也是南江县旅游业一块重要的版图。每年秋季,光雾山的五彩红叶都会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
“游客通过游玩切身体会到光雾山的生态环境有多好,在推介蜂蜜品质时就更有说服力。”野蕊蜂蜜创始人陈桂均告诉记者,蜂蜜销售需要增加客源,光雾山红叶节是成本最低的扩大知名度的方式。
作为食药同源产品,蜂蜜的开发应用市场潜力无限。陈桂均认为,中蜂蜂蜜产业快速发展,能够成为南江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健康产业。因此,要扎实做好南江县蜂业质量提升工作,建立蜂产业提质增效、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蜂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
南江县中峰标准化示范场(图据南江县农业农村局)
挖掘蜂文化 推动蜂旅融合发展
2023年,南江县农业农村局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打造南江蜂蜜全产业链,实施南江县蜂业质量提升行动项目。项目鼓励相关企业按照“好看、好吃、好玩”的思路开发蜂蜜产品主题旅游商品。把“南江蜂蜜”与南江旅游有机结合,成为南江人出门的“伴手礼”和来南江旅游“土特产”。
此外,南江县农业农村局计划结合南江县旅游资源,深入挖掘以中蜂养殖为主题的蜜蜂文化内涵,收集和整理中蜂养殖方式演变的历史进程等资料,打造蜂旅文化园、中蜂休闲观光农家乐、蜜蜂乐园、主题度假村。进一步增厚“南江中蜂”文化底蕴,让蜂旅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从蜂种培育、蜜蜂养殖、产品初加工、网红基地打造、科普教育基地等多业态的建设,会产生多工种的衍生,为当地群众增加劳动就业岗位,成为带动周边农户致富的“富民产业”。
南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江县蜂业质量提升行动项目根据“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生态发展”现代养蜂业发展要求,按照“围绕旅游做产业、围绕旅游做产品”的思路,创建本土品牌,加快蜂产业产品开发,挖掘蜂产业文化,全面促进南江县蜂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