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陈珮云 熊亚明 记者 陈连波 摄影报道)“车辆不要过线,不要造成拥堵,注意经营时间……”1月23日早上,巴中市巴州区祠堂街潮汐式摊区监管责任人石建锐一如往常在祠堂街巡查。学生如潮水般涌向街尾的学校,两旁的摊区传来食物香味与浓浓烟火气,叫卖声中还夹杂着执法人员的提醒。
![]() |
在潮汐式摊区实施前,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据石建锐介绍,祠堂街全长约700米,有2所学校,135户门市商户以及流动摊贩50家左右。上放学期间,师生、家长、住户、商户、摊贩等皆在街上,易造成交通拥堵。
存在此类现象的区域在巴中不是个例,蓝湾国际等也是占道经营多、市容环境差的典型区域。为此,巴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成立3个调研组开展大排查,统计占道经营者信息,建立了市中心城区1361家流动摊点台账,收集意见建议。据调查,占道经营摊点无序,妨碍通行、噪声扰民、油烟污染、环境卫生等问题交织,特别是油烟、噪声两类问题投诉举报件占据城市管理类举报件30%左右。
怎么才能破解这些问题?调研组围绕“建设安全、宜居、韧性城市”展开了激烈讨论,提出了“以疏为主、免于处罚、早上9时前不撵摊、食品摊点亮证经营”等观点,因地制宜设置一批潮汐式摊区,推行定点、定时、定品种经营,让占道经营归于有序。
![]() |
为顺利推进潮汐式摊区落地,巴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组织了一系列“坝坝会”在街头巷尾召开。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环卫工人、社区干部、流动摊点经营者代表、群众代表进行数次讨论,形成了以“定时定点、一户一位、整齐有序、安全卫生、爱护环境、摊撤地净”为主的管理公约。
“走进任何一个摊区,都设置了公示牌、划摊位线、统一编码,部分摊区还设置了防渗地坪漆,安装了视频监控和语音提示系统。”巴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食品摊点需要办理《食品小经营店(餐饮服务)备案登记证》《健康体检合格证》,明晰食品安全责任;露天烧烤摊点需要配备无烟烧烤机,助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夜市摊区周边需要加强交通组织,让群众停车更方便。
潮汐式摊区正式推行后,各个摊区均施划了摊位线、统一编码,摆放公示牌并注明经营时间、品种、标准等信息。摊贩需遵守管理公约。部分摊区还在街道两边商户施划了店外经营文明1米线,规范出店经营现象,进一步深化了“柔情似水,善管为民”理念。
截至目前,创新设置了小百货、小食品、夜市等类别摊区42个、摊位1249个,惠及流动摊点经营者3000多人,将2395个流动摊点进行疏导,对675家烧烤摊分区安家,兼顾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让占道经营者“安家”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