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王鹏程 记者 陈连波)“我家有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一次性补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稻谷补贴,一共4项692元,公示账目很清楚,资金也都发到了卡上。” 2月4日一大早,平昌县三十二梁镇柳林村村民刘天和早早来到村委会,参加该村一年一度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集中公开放榜活动。
![]() |
群众正在看榜 (王鹏程 摄)
腊月是传统的农闲时节,在寒冷的冬日里,生一盆炭火,约上邻里乡亲“围炉看榜”,算一算一年的收入,核一核政策兑现情况,已经成为该县广大群众喜迎新春的一项新民俗,而放榜现场的狮舞表演、文艺节目、送春联等活动,又为山村增添了不少年味。
在活动现场,一张张榜单整齐有序地张贴着,内容涵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补贴等9项资金体量大、廉政风险高的惠民惠农资金发放情况、村公益性岗位安置情况、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等,各项政策的享受条件、申报流程,以及各户享受的政策清单和具体金额均一一罗列,引得村民们驻足围观,不时讨论。
“当年的账当年清,大家都能过个明白年,过个安心年。”三十二梁镇纪委书记杨晓玲表示,惠民惠农政策项目多,涉及面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平时大部分村民在外务工,对家乡的各项政策、资金不太清楚,可能存在一些困惑甚至误会,临近春节,大量在外务工人员集中返乡过年,在家人员相对集中,抢抓这一特殊时段举行放榜活动,当面锣对面鼓地向群众把政策讲清楚,一家一户、一笔一项地把享受的政策、领取的资金算清楚,让群众心中有本明白账,消除疑惑和误会。
![]() |
放榜现场(王鹏程 摄)
“村集体‘三资’榜单上显示今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有10.8万元结余,这笔钱打算如何使用?”当天同步举行放榜活动的还有该县土兴镇龙池村,村民在看榜之后的问榜答榜环节,针对村集体经济收入提出了疑问。
“村两委初步计划将其中50%用于明年发展集体经济的启动资金,另外50%用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资助困难学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等”
问必答、答必清,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在活动现场设置了干部答榜、部门核榜和纪委监榜席位,针对群众咨询的政策类问题由相关职能部门现场解答,涉及资金的数额与发放情况由职能部门现场核实后解答,对现场无法解答的问题或反映党员干部作风问题以及涉嫌违规违纪的问题线索则由镇纪委现场记录并跟踪核实。同时,活动当天还对上一年度群众问榜问题诉求解决情况进行了公开公示。
“打开天窗说亮话,把政策资金和小微权力晒在阳光下,干部群众心里都敞亮。”平昌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李超平表示,通过集中公开放榜,做实专责监督,激活群众监督,形成合力,可以及时快速发现虚报冒领、优亲厚友、截留挪用等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惠民惠农政策资金的透明度,切实保障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据悉,该县还将集中公开放榜活动与深化治理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相结合,推出宴席操办“红黑榜”,集中公开村(社区)干部群众近三年操办宴席情况。同时,为方便群众,各村在现场放榜的同时,还将榜单内容制作成二维码,供群众在线看榜、查榜。截至2月5日,该县130余个村(社区)已开展集中放榜,覆盖群众16万余人,收集群众现场“问榜”问题710余个,干部现场答榜710余个,推动解决群众问题、诉求100余条。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对权力最好的监督。”平昌县监委委员李军表示,接下来将推动放榜活动实现村级全覆盖,同时加强对放榜活动数据收集、分析和运用,积极做好问题线索核实、案件查办、制度堵漏等“榜后文章”,提升惠民惠农政策资金的监管质效,不断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