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陈珮云 李伟先 记者 张韵晗 摄影报道)“闹春、咏春、贺春、春来到,过年啦!”巴州区非遗传习基地里,四川清音“李派”第三代传承人施敏带着学生练唱四川清音。
“我从16岁就开始唱四川清音,一直投身在这门艺术上。”施敏说,四川清音唱腔委婉细腻,有勾、马、寄、荡、背、越、皮、黄八大调和上百支小调,以小调为主,轻快明亮,深受观众喜欢。演出时,演唱者左手执板,右手执竹子做的鼓签,面前放一个用老楠竹的节疤做成的竹鼓,自打自唱。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四川清音,从2009年开始,施敏先后到多个学校辅导学生学习清音,周末在巴州区文化馆一楼开展清音培训。“四川清音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学习四川清音,就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施敏看着教室里勤奋练习的学生,眼中满是欣慰。
辞旧迎新,瑞龙贺岁。春节前,施敏带着学生紧锣密鼓地排练节目,春节期间将为市民带来精彩的清音表演。她告诉记者,参加这些活动也是为了把四川清音推广出去,让大家关注清音、了解清音,加入到传承的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