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陈珮云 记者 陈连波 摄影报道)6月27日9时10分,广播通知出发,载满乘客的D5133次和谐号列车缓缓驶出巴中东站。这是巴南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后的第一趟列车,从巴中东站出发后,一路穿越群山、跨过江河,驶出秦巴山区,奔向更加繁华、现代化的大都市。
![]() |
载满梦想与希望 与“高铁时代”接轨
高铁的开通是每一位巴中人民期盼已久的事情。6月26日下午,朱红玲看到巴南高铁通车消息后,第一时间打开购票软件,抢了两张首发列车的票。
“这是家乡的第一趟高铁,是一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时刻,我要让孩子感受家乡的发展之‘快’。”朱红玲带着6岁的儿子坐在前往成都东站的列车上,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两人脸上满是喜悦。
“正好我今天要到成都出差,所以特地抢了高铁票,看看是不是真的两个多小时就能到。”市民汤地伟说,高铁通车后,往返两地工作、学习、生活会更加方便快捷。
据悉,巴南高铁开通运营后,最高时速按250公里运营,安排巴中东及沿线车站至南充北、成都东、重庆西、西昌西等方向动车组列车20列,巴中至南充、成都、重庆最快旅行时间分别为48分、2小时16分、2小时46分,让巴中革命老区与成渝双城经济圈联系更紧密。
联系不仅是经济,还包括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巴中市高级中学学生廖芮与5位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巴南高铁开通首发活动,她们坐在6号车厢,正好赶上了非遗节目表演和文旅宣传推介。“非遗文化传承与现代科技腾飞融合在一起,让我们一边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一边体验现代化城市的飞速发展。”
![]() |
攻坚与创新 让山河不再成为前行的障碍
“我是一名铁路设计工作者,长期远离家乡坚守在巴中。”巴中东站站前广场上挤满了前来见证的人,人群中的王女士看着眼前的巴南高铁正式通车运营,内心感慨万千。她是巴南高铁的建设者之一,从图纸到通车这一刻,心中除了激动还觉得很奇妙,像是迎接一个新生的孩子。
事实上,巴南高铁的通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巴南高铁处于四川省东北部,跨越嘉陵江水系,沿线地形变化,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2019年开工建设以来,建设者们肩负着老区人民的殷切期盼,默默付出,让这条连接着红色革命老区的铁路从梦想变为现实。
![]() |
列车行驶在巴中西站附近,迅速跨过了恩阳河特大桥,没有乘客特意关注到这座全长1416.456米的大桥。然而对于中铁二局巴南5标铁路项目副总工王全洲来说,这座桥倾注了建设者的太多心血。
“这是巴南高铁全线最高桥梁,最高桥墩89.44米,桥墩跨度比一般大桥大一倍左右。”王全洲介绍说,恩阳河特大桥是四川省首座在高速铁路上使用节段拼装工艺的桥梁,该桥上部结构采用简支拱、简支梁、节段拼装、连续刚构四种制式,共划分为19个标准节段和1个合龙节段,线形控制要求高,形式复杂多样,施工组织难度极大。
除了恩阳河特大桥,巴南高铁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还有许多。4年间,各参建单位和建设者让嘉陵江铁路大桥、恩阳河特大桥、琳琅山特大桥等129座桥梁“拔地而起”,建成了东华山隧道等56座隧道,桥隧比达70%。
这些难题被建设者一个个攻克,最终组成了完整的巴南高铁。让这条贯穿川陕革命老区和秦巴山区的线路,成为连接成都平原经济区与川东北经济区的便捷通道,进一步促进川东北经济区融入成渝城市群,构建出川客运新通道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