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巴中分行:以案说险之警惕以“支付出境务工押金”名义的电信诈骗

2025-03-12 14:44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浩然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近日,建设银行南江支行营业大厅内,一位50多岁的客户神色匆匆地来到柜台前,语气焦急地要求办理一笔3.3万元的汇款业务。他向工作人员解释,这笔钱是要救急,侄子媳妇突发重病,正躺在病床上等着这笔钱救命。如此大的金额,工作人员出于保障客户资金安全的考虑,马上建议客户联系其他亲属核实情况。过了几分钟,客户再次返回柜台,却突然改口,称之前所说的侄子媳妇生病系虚构,这笔钱实际是要向绵阳市某出入境服务公司支付出境务工押金。为了证明所言非虚,他还掏出手机,向工作人员展示了与所谓“中介人员”的聊天记录。工作人员接过手机仔细查看,聊天记录里提到的公司确实存在,可当目光落到收款账户信息时,发现对方要求汇入的并非对公账户,而是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个人账户,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工作人员,这一情况极为异常。为了守护好客户的财产安全,工作人员立即拨通了当地反诈中心的电话,请求协助核查。经反诈中心核实,该收款账户已被标记为涉诈账户,工作人员赶忙向客户说明其中的风险,并且终止了汇款流程。在随后的时间里,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客户讲解各类电信诈骗案例和手段,经过一番劝导,客户终于意识到自己险些掉进骗子精心布置的陷阱,最终放弃了转账,避免了财产损失。

温馨提示

核实劳务公司资质。正规的境外劳务输出公司都具备相关资质,可通过商务部官网或当地商务部门查询核实。若公司无法提供合法资质证明,极有可能是诈骗。

谨慎对待高薪诱惑。境外务工确实可能获得不错的收入,但如果招聘信息给出的薪资远高于当地同行业水平,且没有合理的解释,比如特殊技能要求、艰苦工作环境补贴等,就要格外小心,这很可能是吸引你上钩的诱饵。

拒绝不合理收费。正规的劳务输出流程不会在前期收取高额押金。除了合理的签证费、体检费等明确必要的费用,若对方以各种名目索要额外费用,如“关系疏通费”“加急办理费”等,千万不要转账。

签订正规合同。在确定务工意向后,务必签订详细、规范的劳务合同。合同中应明确工作内容、薪资待遇、工作期限、工作地点、食宿安排、违约责任等关键信息。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如有模糊不清或不合理之处,要求对方解释或修改。

留意沟通细节。与招工方沟通时,注意对方的语言表达、回复速度和内容逻辑。如果对方频繁回避关键问题、回复模糊不清,或者在沟通中出现大量语法错误、错别字,这都可能是诈骗的迹象。

多方咨询求证。在做出任何决定前,多向身边有境外务工经验的人请教,或者咨询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出入境管理机构。他们能提供专业的建议和信息,帮助您判断招工信息的真实性。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或平台上填写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家庭住址等。诈骗分子可能利用这些信息进一步实施诈骗,给您带来其他安全风险。(供稿:建行巴中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