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尝“舌尖春意” 解锁巴中春日“限定”美味

2025-03-19 10:12 来源:巴中日报
编辑:刘浩然

  “挖野”踏青:

  找寻田间野味,走出家门,品尝“春天味道”的经历与感受

  春到人间草木知,正是野菜飘香时。当春风掠过田间地头,嫩芽抽出的新绿、野菜漾出的清香,变成了最好的时令春味。记者发现,近段时间的周末,不少市民走出家门户外踏青,“挖野”尝鲜,感受“舌尖上的春天”。

  市民挖的折耳根

  踏青

  找寻野味感受春日乐趣

  3月15日,记者到恩阳区司城街道花包村采访,一片生机映入眼帘,不少田边和护坡上长满了折耳根等野菜。“快来,这里有好多野葱!”当天,许多市民到该村踏青游玩,大家拿起小锄头寻找野菜,体验农事。

  “这野葱虽然细小,但香味浓得很,特别适合炒鸡蛋。”市民王开秀笑着说。记者走访发现,中午不到,大家就带着收获满满的野味归来。他们手中的野菜,不仅是春天的馈赠,更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家住巴城王府景小区的杨女士说,每年春天,她都会回老家挖野菜。“这个季节的野荠菜、野蒜、蒲公英、折耳根、清明菜等,都是很美味的野味。”

  提醒

  谨慎辨别不认识坚决不食

  记者发现,在近段时间的微信朋友圈、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许多人分享在巴中各地寻找野菜、采挖野菜,品尝“春天味道”的经历与感受。

  在某社交平台上,记者输入“巴中野菜”字样,一下子便出来许多关于近期挖野菜全攻略、最新野菜地图等文帖。记者从这些帖子中看到,巴中野菜的种类非常丰富,蒲公英、野蒜、香椿、野芹菜、折耳根等,都是大家的“心头好”。

  “如今的野菜是一种生活的调剂,挖野菜更是一种乐趣,大家一边挖,一边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心情格外舒畅。”有博主这样分享。然而,在品尝春季“限定”美味的同时,大家一定切记:野菜千万不要随便挖、随便吃,很可能辨认不准吃到有毒植物。因此,市民在采摘野菜时需谨慎辨别,避免误食。

  怎样避免野菜中毒?记者咨询相关专家,他们表示要注意这样几点:一是不熟悉、不认识、易认错、受污染的野菜坚决不采不食;二是野菜不宜存放过久,对不宜生食的野菜,需浸泡、蒸煮、烹调等处理后才可食用;三是在食用野菜前留存少许野菜或拍照,以便中毒后可鉴别种类。若食用野菜后有头晕、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迅速就医。(巴中融媒记者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