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珮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陈连波
早春时节,巴中大地万物并秀,充满生机。阳光冲破云层映照在土地上,新的一天开启。
田间地头,枳壳、川佛手、金银花等道地药材茁壮生长,药农们或播种、或除草、或施肥,为丰收打牢基础;药企里,一道道药材经过加工制作成药品,让巴药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产业园内,一个个新引进的项目如火如荼地建设着,为延长医药健康产业链加足马力……
巴中是全国道地药材主产区,如何把丰富的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巴中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明确指出,医药健康为全市五大主导产业之一,细分出现代中药赛道。围绕中药材种植、精深加工两大核心环节,精心打造中药饮片、中成药、药食同源产品、中药日化品等4个主要标志性产品与服务。
蓝图绘就,“良方”开好,各地各部门抢抓大好春日、奋力作为,共同跑出医药健康产业新赛道上的加速度。
恩阳区明阳镇鹿台村道地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
种植基地:规范创新,量质齐升
一块块整齐划一的田地映入眼帘,地面平整宽广,道路四通八达,灌溉渠系紧密相连,为园内的道地药材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站在巴中市恩阳区明阳镇鹿台村的道地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翠绿的川佛手叶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淫羊藿的叶片郁郁葱葱,随风轻轻摇曳,展现出勃勃生机。村民们忙碌地进行管护工作,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药香。
同一时间,在巴中市平昌县青云镇青林社区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里,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何景太正耐心地向农户们传授玄参种植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近年来,平昌县青云镇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玄参、金银花等中药材的种植产业。截至目前,该镇已在全镇8个村居栽植金银花、玄参、连翘、黄精等中药材1000余亩。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扩大中药材优势品种种植规模,辐射带动近300户村民实现产业增收。
这是巴中市众多中药材种植基地的一个缩影。2024年,全市中药材规模种植面积突破30万亩,居全省前列,新种植中药材4.5万余亩、中药材鲜货产量11.17万余吨。枳壳、金银花、黄精、杜仲、青钱柳等实现超万亩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发展道地药材良种良繁基地6个,建成国家级现代中药材园区1个、省级现代中药材园区2个。
在中药材粮经复合种植方面,巴中市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巴州区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便是其中的典范。据统计,该园区目前已建成以枳壳为主导品种的中药材连片种植基地1.88万亩,同时采取药粮轮作、套作的方式,种植大豆、土豆、小麦等粮食作物0.9万亩。2023年,园区总产值达13.24亿元,覆盖农户29360人。其中,中药材总产值9.67亿元,带动园区内集体经济村均增收4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9万元。
近年来,巴中市中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积极开展道地药材标准化建设,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种植,积极推进中药材粮经复合和林下中药材种植,强化在地中药材管护,梯次开展中药材农林园区培育提档升级,分类分层对17个市级及以上中药材农林园区开展巩固提升,持续提升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场所建设和中药材趁鲜加工能力,实现中药材量质齐升。
四川国药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图源巴中经开区党群工作部)
药企发展:内育外引,活力迸发
有了好的中药材,如何进行有效的生产加工成为了关键。为此,巴中市高度重视药企发展。
“我们这里很适合种淫羊藿,成熟后的淫羊藿不仅产量大,而且品质优良,能够最大程度保留药效。”恩阳区司城街道花包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可告诉记者,村里的药材由四川国药天江药业有限公司进行长期稳定的收购,确保了中药材的销售渠道和加工利用。
走进四川国药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数条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转。作为巴中市制药行业的领军企业,该公司总投资额高达5亿元,占地面积100亩,专业致力于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涉足中药材种植领域。2024年,巴中协助国药天江与中国中药控股对接,拓展省内外销售市场,完成中药配方颗粒新增备案48个。
立足资源优势,巴中与全国各地的知名药企建立起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据统计,巴中目前已有医药规上企业22家、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场所74处,生产枳壳、川佛手、杜仲等600余种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
在此基础上,巴中市积极投身于投资促进的浪潮中,与全国各地众多知名药企紧密携手,共谋发展。2024年以来,巴中频繁出击,先后赴北京、石家庄、佛山等地开展了38次的投资促进活动,与数十家企业进行了深入对接,并成功与修正药业、九州通医药集团、华润三九等业界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些合作不仅为巴中市引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更为中药材的销售拓宽了市场渠道,开启了新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巴中本地医药企业也不甘落后。巴中市中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对医药健康产业链22家重点企业实施干部挂联,开展合理合法诉求问题“动态清零”行动,实时跟进中小微企业帮扶,206家生物医药小微企业实现良序发展。推进一爻良方等医药企业智改数转,助力加工企业降本增效。协助普瑞制药完成破产重组,实现复产复工。劲潮生物、智康医疗、一爻良方、秦巴本草等企业新增4条生产线,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新老药企携手并进,共同形成了巴中市一批具有强劲市场竞争力和广泛品牌影响力的药企集群。这股合力为巴中市的医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产业的持续壮大。2024年,巴中市医药工业产值更是达到9.19亿元以上,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
通江县杜仲现代产业基地(图源通江县委宣传部)
产业链建设:融合发展,前景广阔
在种植基地和药企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巴中市还积极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在日前公布的2024年首批“天府森林粮库”现代产业基地园区和高质量县名单中,通江县杜仲现代产业基地赫赫在列。
除了传统的中药材种植外,该基地还尝试主动与专业院所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对良种选育、关键技术进行研讨,加快建成了杜仲叶烘干生产线、茶叶加工生产线、产品展示中心、杜仲文化体验中心,生产加工杜仲解酒饮、杜仲雄花茶、杜仲茯茶、杜仲叶等产品,实现杜仲全产业链发展。
近年来,巴中着力发展医养结合、药旅融合等新业态,建成了一批集健康养生、休闲度假、养老服务于一体的康养基地,开发了以杜仲、黄精、金银花、银耳等中药材为原料的药食同源产品100余种。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巴中产业技术分院挂牌运营,研发功能性食品、日化产品、枳壳标准提取物等大健康衍生产品16个。
同时,以国省中医药文化、旅游宣传教育基地为依托,开发一批健康养生、减压抒情、中医药文化研学等产品,做实药、医、文、旅、养融合发展篇章,打造中医药融合品牌。加快建设中医药特色街区,积极开展招商入驻,推出一批有知名度的药饮、药膳、养生等大健康拳头产品。
为进一步提升医药健康产业的整体效能,巴中不仅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还在管理机制和政策支持上下了大功夫。
通过健全“链长+链办+成员单位”的上下协同、左右联动的推进机制,以及健全周晒账、月调度、季总结的跟踪问效机制,推动工作闭环落地见效。出台《巴中市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实施方案(2024—2027年)》《巴中市医药健康产业链联席会议制度》《巴中市医药健康产业企业年度经济贡献激励细则》等政策文件,制定医药健康产业“四图三库”,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全市医药健康产业呈现出良好的追赶跨越、竞相发展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