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11日,全省面临酷暑臭氧污染大考,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我市通过综合施治,工业企业错峰生产、特殊行业错时作业、车油路立体管控、专项整治餐饮油烟等多举措应对夏季臭氧污染,上半年全市实现臭氧零污染。
精准施策
工业企业错峰错时生产
近年来,随着颗粒物污染的逐渐改善,臭氧已成为影响我市夏秋季节空气质量优良率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今年3月,为加强臭氧污染防治,持续强化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推进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2022年巴中市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方案》,明确开展臭氧污染防治攻坚,确保实现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进入夏季以来,全省面临酷暑臭氧污染大考。我市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推行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全市2家水泥制造、32家粘土砖瓦制造、2家塑料加工企业实行季节性生产调控,错时生产,生产负荷削减20%。包装印刷、家具制造、木材加工、医药制造、食品加工等企业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工序在每日9时至18时进行生产调控。并引导特殊行业错时作业,全面取缔露天和敞开式汽修喷漆作业,32家二级以上汽车维修企业在高温时段停止喷漆作业。全市大中型装修、建筑墙体涂刷、外立面改造、道路施划标线、沥青铺设等市政工程,在每日9时至18时高温时段停止作业。
科学管控
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对车油路开展立体管控,每日10:00至19:00高温时段加密城区主次道路洒水、冲洗喷雾作业。全市48家城区加油站实行每日22:00至次日10:00卸油,引导车主夜间加油。强化柴油货车路检路查,黑烟抓拍柴油货车69500余辆,处罚49辆,立案查处6家排放检测机构,处罚款10.5万元,监督抽测非道路移动机械100余台。开展专项整治餐饮油烟,“地毯式”排查城镇餐饮服务业,建立油烟净化专项治理台账,实现“一户一档”。签订餐饮服务责任书3000余份,督促业主履行主体责任,安装并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目前,巴城391家餐饮单位安装了油烟在线监测设备。
“通过精准施策和科学管控相结合,强化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VOCs(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有效遏制了夏季臭氧污染,抢回污染天数2天,上半年实现臭氧零污染。”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负责人付绍川介绍。
科普小知识
经常听说臭氧这个词,殊不知到底什么是臭氧?臭氧到底是魔鬼还是天使?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臭氧的故事。
1785年,德国人在使用电机时,发现在电机发电时会产生一种异味。1840年,德国科学家舍拜恩在电解稀硫酸时,发现有一种特殊臭味的气体释出。这种气体的气味与雷电后空气中的腥臭味相同,他判定这种气味是由一种新物质产生的,并将此物质命名为臭氧。自此,臭氧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了。
臭氧是氧气的“亲兄弟”,它的分子由3个氧原子组成。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一个氧气分子可分解为两个氧原子,其中一个氧原子和其余的氧分子再一次结合,就形成了臭氧分子。
臭氧浓度在0.02至0.04ppm范围内时可被多数人感知。当浓度约在0.02ppm时,臭氧会使空气闻起来清新,令人感到神清气爽。在浓度较高时,臭氧具有特殊的臭味,是近地面一种令人讨厌的污染物。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是导致近地面臭氧污染的原因之一。
和以PM2.5(细颗粒物)为首的污染相比,臭氧污染潜伏得更深。即使在晴朗的蓝天下,也可能存在臭氧浓度超标的问题。
然而,臭氧并非全是坏处。高空臭氧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可以保护地球免受高强度紫外线辐射。
另外,适当的低浓度臭氧还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食物、水源、空气等都可以用臭氧进行净化。(记者 张维)
原标题:守住晴天里的好空气——我市上半年实现臭氧零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