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巴中  >  巴中要闻

大地“喊渴” 巴中打出抗旱“组合拳”

【时间:2022-08-22 11:58:30】【来源:巴中日报】

  7月23日至8月21日,我市已出现持续30天晴热高温天气。7月下旬以来,我市降水显著偏少。其中,7月23日—8月12日降水总量较常年同期偏少73%—100%,达伏旱标准。8月14日18时,我市启动四级抗旱应急响应。持续高温导致人畜饮水困难和农作物因旱受灾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水利工程蓄水锐减且补充困难,抗旱减灾形势严峻。为保障农民饮用水和农作物稳产增收,我市各县区以及各乡镇紧急动员,打出抗旱“组合拳”,全力以赴打好抗旱攻坚战。

  送水、找水 各地纷纷行动让村民有水喝

  保饮水

  8月17日,在南江县云顶镇黑潭村,村民们有序地排在一辆装满水的应急救援车旁,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们正在为村民分发生活用水。“近期持续高温,地下水水源枯竭,给村民的正常生活用水造成了极大困难,镇政府联合南江县应急救援中心正直中队,用消防车为村民送去生活用水。”南江县云顶镇副镇长袁强表示。

  “为让缺水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我们事先对消防车水箱、水枪等供水器材进行了仔细清洗、消毒。”南江县应急救援中心正直中队副队长李新禹表示。

  “今年长期的干旱,造成了我们人畜饮水严重困难,党委政府现在给我们想了办法,用消防车给我们把水送到家门口,为我们送来了生命水啊。”云顶镇黑潭村村民谭守泽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因农村多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志愿者们就主动将水装好送到居民家中。“截至目前,累计为村民送水达15吨,解决23户71名群众的生活用水问题,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送水计划,保障村民短时间内的生活用水问题。”袁强表示。

  同时,在恩阳区雪山镇四合院村,因旱情较为严重,恩阳区总工会联合消防救援大队为其送水,以解当地村民燃眉之急。现场,村民们也纷纷帮忙,搬运储水桶、整理水带、扶水泵……

  在通江县涪阳镇城子坪村,村民们看到新打的水井中流出汩汩清水而欢呼。“前段时间,由于干旱,我们这个地方吃水很困难,现在村上打了一口水井,吃水再也不愁了。”涪阳镇城子坪5社村民代光明说。据涪阳镇镇长景中介绍,面对严峻旱情,涪阳镇党委政府主动作为,大力实施抗旱打井工程。目前全镇打井三口,已有两口井出水并投入使用,解决了360户1160余人安全饮水问题。

  保灌溉

  打好抗旱“组合拳”护稳产保增收

  通江县 农技人员到田指导技术、检修农机

  “高温天气,水稻要做到勤灌深水,以水调温,合理调度水源,也可以采取叶面喷洒水肥,缓解高温干旱影响,要结合灌溉浇水,及时追肥,增强水稻抗逆性,确保水稻产量。”在通江县广纳镇顺石岭村的一片水稻田,农户正在灌溉浇水,农技人员上前指导说。

  持续睛热高温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烤”验。为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通江县紧急动员、科学调度,多措并举全力抗旱保丰收。

  眼下,正是水稻抽穗灌浆的关键期。在通江县广纳镇顺石岭村,三溪镇石庙村、纳溪坝村水稻种植区,农业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实地查看水稻的长势情况;对乡内河道、蓄水池塘等进行全面排查,检修各村抽水设备、清理破损水管,对存在隐患的地点进行全面整改和维修,并及时调度抽水机投入抗旱,保障农作物的灌溉。

  面对旱情,通江县将持续关注天气情况,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重点抓好干旱灾害应急处置,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通江县农业农村局农机站站长余东海介绍,为应对高温晴热天气,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检修农机机电提灌站。目前,全县出动农机固定式提灌站56座,移动抽水设备5000余台,提水30余万方。

  巴州区 22支抗旱工作队到一线推广抗旱农业技术

  巴州区水利局也在密切加强旱情监测。该局组建抗旱保供工作专班,累计出动70余人次,全面开展旱情摸底调查和抗旱减灾指导工作。加强蓄水与需水分析,统筹拦、分、蓄、滞各项措施,增加水利工程蓄水量。坚持节水优先,以“优水优用”为原则,按照“一库一策”,科学制定水库蓄水供水方案,优先保障全区居民饮用水,对农业灌溉实施计划用水、合理配水。截至目前,全区108座水库、5643口山坪塘补充灌溉用水共计0.15亿立方米,解决农田灌溉面积10万余亩。

  全区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100余人,成立抗旱工作服务队22 支,深入生产一线开展防灾减灾技术指导,积极推广抗旱农业技术,指导农民抓抗旱保苗。有水源的地方科学调度用水,没有水源的地方采取引水灌溉、抽水灌溉、滴灌灌溉以及引导农户科学喷施抗旱剂和生长调节剂等措施抗旱保苗,采取铺草覆盖、遮阳降温等措施降温抗旱,增强作物抵御高温热害能力。全区完成引水、提水灌溉面积20余万亩次,喷施抗旱剂和生长调节剂800余亩,叶面追肥1.2万余亩。

  平昌县 抗旱保粮 攻坚队为稻田送去“救命水”

  抗旱保收,各地在行动。8月17日一大早,在平昌县南天门管委会红山村,由平昌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农技站、农机站组成的抗旱保粮攻坚队正顶着烈日高温,忙着调试抽水机、放水管等机械设备,不一会儿数台抽水机隆隆作响,汩汩水流源源不断流入干裂稻田里。

  “10多人早上就到了南天门管委会红山村,试机、排管,架设了六七台抽水机,虽然天气炎热,但能够看到水源顺利引到干裂的水稻田,我们队员感到非常开心,付出的辛苦和汗水也是值得的。”平昌县农业农村局抗旱保粮攻坚队队员严力权表示。

  据南天门管委会红山村支部书记苟波介绍,全村共栽植水稻1200余亩,由于近期持续高温,使100余亩水稻受到影响,而且村里小微机器少,功能小,满足不了灌溉。接到情况报告后,平昌县农业农村局紧急组织大型抽水机10台、机动喷雾器10台赶赴红山村,帮助农民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为农田灌溉引来了“救命水”。

  部门连线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统筹调度 全力抗旱减灾

  为切实做好当前抗旱减灾工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果断启动应急响应,市本级及所辖5县(区)全部启动四级抗旱应急响应,旱情一日一上报、一日一会商,实时动态监测,分级分类制定保障措施。加强调度保灌溉。7月以来,玉堂、后溪沟、友谊等455座水库累计放水4218.7万立方米,提灌抽水1045.3万立方米,完成浇灌面积52195公顷。上下联动保饮水。动员3.5万人次技术、基层力量走村入户,采取就近调水、应急送水、错时供水等措施帮助群众解决饮水困难。动用运水车辆累计向因旱影响供水群众送水112车次,寻找新水源73处,管网延伸9处,分时段供水29处。解决全市因旱影响供水群众21.0414万人。立足长旱做准备。各地已投入抗旱资金5398万元,配置加压泵50台套、抽水泵200台套、配套管网178公里、机动抗旱设备420台、运水车辆125辆,积极做好长旱应对准备。

  记者手记

  众志成城 坚决打赢抗旱攻坚战

  近期以来,巴中处处骄阳似火、酷暑难耐,持续晴热高温导致旱情快速发展。据统计,全市因旱影响供水人数21万人,因旱大牲畜饮水困难头数86524头,农作物受旱面积达33192.67公顷,直接经济损失7713.1万元。为此,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坚决打赢抗旱救灾攻坚战,稳住农业基本盘,守住“三农”基础。

  自旱情发生以来,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开展抗旱救灾相关工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对具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督促提醒,水利部门加强水利工程运用调度,农业部门加强对农作物的及时“抢救”,等等。

  俗话说:“涝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目前,我市旱情仍在加剧,局地已不同程度出现人畜饮水困难和农作物枯死现象,抗旱刻不容缓,救灾时不我待。

  各级各部门必要按照应急响应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共识,全面树牢“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意识,迅速吹响“集结号”,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消除畏难厌战情绪,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全力抗旱救灾,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好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记者 翁凯)

  原标题:大地“喊渴” 我市打出抗旱“组合拳”

COPYRIGHT 2008-2020 BZ.NEWSSC.ORG INCORPORATED.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