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巴中  >  巴中要闻

巴中累计帮助21.41万脱贫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时间:2022-08-26 10:40:00】【来源:巴中日报】

  近年来,我市把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多点发力、多措并举,通过稳岗就业推动、产业发展带动、保障政策促动等组合拳,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村上得到一份公益性岗位工作后,巴州区清江镇巾字村脱贫户冯建华既照顾了家里,又挣了钱。“除了公益性岗位,冯建华还可以到村上的产业园务工。村里的蓝莓园、草莓园、乡村旅游带上的农家乐都时常需要用工。”该村常职干部谯谊宗介绍。

  走进恩阳区司城街道花包村脱贫户张国才家中,庭院里鸡鸭成群,墙角堆放的晒干玉米已经装袋,金灿灿的水稻正等待收割。“为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今年以来,我们引导脱贫户发展庭院经济,发放补贴助农增收,同时派产业指导员入户讲解种植养殖政策和技术。”司城街道党委书记刘凌云介绍。

  在平昌县澌岸镇中和村,脱贫户苟元志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苟元志一家本来已经脱贫,但是去年他被查出肾衰竭,整个家庭又被拉到贫困边缘。”澌岸镇党委书记夏照祥介绍,苟元志有2个孩子正在读书,家属亦是一级残疾,除了低保兜底和教育帮扶,镇上多方联系,找到北京一家慈善基金会资助2个孩子生活费,直至大学毕业。

  “我干不了重活,但是会开车,平时村上、镇上有啥活都优先考虑我,每个月能挣一千多元。”苟元志说,生病苦、挣钱难,但政府的帮扶让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治好病,靠自己把日子过好。

  南江县关坝镇小田村里,脱贫户岳仕荣在村上肉牛合作社的带动下,养殖了7头西门塔尔能繁母牛。他介绍,明年圈里牛能增加到11至12头,后年可达20头,按现在市价1头可卖1.2万元计算,收入很不错。“我们还要挣更多钱,过上更好的生活。”岳仕荣说。

  今年以来,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应对疫情灾情影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若干措施》,我市出台《巴中市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六条政策措施》及相关配套办法,推行“五双”服务模式,统筹以工代赈、东西部协作平台和市、县重点项目、产业园区等资源,点对点做好务工信息推送、人员输出和就近就业。

  同时,各县区也打出组合拳。恩阳区依托巴中临港产业园、食品工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平台,吸纳脱贫群众到园区就业;以服务保障为核心,在人口密集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上,组织开展特色种养、中式面点、电工、砌筑工、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技能培训,帮助脱贫群众提升就业技能。通江县通过东西部协作、省内对口帮扶等平台推出一批外出务工岗位,并协调大型工程项目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提供一批就地务工岗位。平昌县重点关注有劳动能力的脱贫家庭至少一人就业,促进所有因疫情务工返乡人员迅速再就业,依托东西部协作、扶贫车间等解决就近就业问题,对弱劳动力、半劳动力人员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帮助21.41万脱贫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解决因疫情影响无法外出的1683人就近就地就业,超额完成今年年度目标任务。(记者 何欢)

  原标题:促进脱贫群众增收,我市打出组合拳——累计帮助21.41万脱贫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COPYRIGHT 2008-2020 BZ.NEWSSC.ORG INCORPORATED.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