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学期即将开学,但是疫情尚未离去,学校在开学前做了哪些疫情防控准备工作,开学后如何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保障师生健康?家长在假期是否注重孩子的个人防护?记者进行了走访。
家长 外地游改为本地游 做好孩子个人防护
市民吴海的儿子马上升小学六年级,以往每年暑假,夫妻俩都会带孩子外出旅游,几乎都要出省或出国。“今年国外疫情非常严重,放弃了出国的打算。”吴海说,陪孩子做暑期规划时,暂把今年的旅游目的地定在了广西,准备从桂林沿线玩到北海,当时觉得广西是疫情低风险地区,去旅游风险应该不大。“放假没多久,老师在班级群发了提醒消息,不要让孩子前往高风险地区,没有重要事情,最好不出省。”吴海说,虽然计划的目的地是低风险地区,但需要去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谨慎考虑后放弃了外出旅游计划,最终将目的地定在了光雾山。
“以前去光雾山都是一天行程,这次在山上住了三天,孩子玩得很开心,收获也不少。”吴海说,他和几个朋友约上一起去的光雾山,四个同龄孩子能一起玩,一个朋友的妻子还提前准备了光雾山的各方面知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还一起交流心得,儿子说这跟父母单独外出旅游是一种不同的体验,很有趣。吴海说,考虑到今年的特殊情况,平日带孩子出门也十分注意,例如去商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都佩戴口罩,养成了外出回家先洗手的好习惯等。
学校 幼儿园分批错峰入学 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学校是否已经做好防疫工作,迎接学生开学返校?巴中七色双语幼儿园总园长洪小君介绍,除了提前准备好防疫物资、开展园区清洁消毒外,学校还制定了错峰报名、分批返校方案,从本月20日起开展报名工作,陆陆续续有家长到幼儿园报名,有效避免了集中报名导致的人员大量聚集。“已经报名的学生将分批返校,8月31日老生返校,9月1日新生正式入学。”洪小君说,家长要提前三天给孩子做好自查症状、自测体温,发现体温高于37.3℃的情况要延缓入学。
洪小君介绍,将在开学时启动入园体温检测制度,严控进校人员管理,家长一律不准入园。每日开展全园教职员工和幼儿晨检午检、因病缺勤登记与病因追踪报告、复课证明查验等日常防控工作。不允许带病上学或上班,因病缺课(勤)人员根据医院返校证明和隔离期限确认后,方可返校。班主任要每日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生活轨迹、家庭成员的相关情况等,学生家长必须坚持日报告制度。此外,疫情未解除前,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如演讲比赛、运动会等,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教研等活动。
小学学生填写健康卡 对新生开展健康筛查
黄家沟实验小学安全办副主任岳攀介绍,为确保学生健康安全,暑假放假时学校就告知每位学生家长,如无重要的事情,最好不要让孩子离开巴中,如必须离开本市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8月中旬,学校就给家长发了信息,让孩子提前14天居家等待开学,不要再去往外地。”岳攀说,开学前,学生家长需如实填写孩子的健康卡,掌握学生假期动向,如近14天的行程,本人及家庭成员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是否接触过从中高风险地区回来的人员,以及是否近距离接触有发热咳嗽症状的患者等。此外,前期学校后勤人员已经对校园环境进行了一次全方位清洁消毒,近两日全体教职工还将对班级的桌椅板凳、门窗等进行细致清洁消毒。洗手液、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资也已准备到位,前段时间还增设了40多个水龙头,方便学生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针对疫情防控,学校还设置了红外感应测温通道,进行晨检午检监测体温,入校学生需从通道测温经过,如体温异常不能直接入校,将作进一步检查等。”岳攀介绍,学校8月30日至31日报名,9月1日正式行课,开学后,经开区西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对学校的一年级新生开展肺结核筛查,学校也将对特殊体质的学生进行排查登记,入学后注意防范。
初高中生自行监测健康状况 开学第一课将宣讲防疫知识
巴中二中体卫艺处副主任刘芳介绍,针对开学的疫情防控工作,除了教育部门要求进行常规疫情防控工作外,学校还要求全体师生员工开学前14天自行监测身体健康状况,身体健康异常的师生员工应及时就医并报告体卫艺处。此外,提前给学生及家长发出通知,如无特殊原因,原则上开学前14天不得处在巴中市外,并要求学生及教职员工到公共场所及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
“教职员工及学生要扫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和疫情防控行程码(国务院客户端——通信大数据行程卡),证明本人基本情况、健康状况以及行程,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等,并且将截图发送到所属年级、班级群。”刘芳介绍,开学后,学生还将填写2020年秋季学生健康卡及疫情信息承诺书等,开学第一天学校要求班级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讲,并每日对学生进行晨午检等工作。
部门 发布开学疫情防控指南 做好开学前后防控工作
近日,市教育和体育局印发《巴中市中小学校秋季开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18条》,巴州区教科体局也出台了《巴州区2020年秋冬季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三十条》,针对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开学后的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例如,开学前,提前掌握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学前14天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建立健康状况台账,做好健康观察。做好防疫物资的储备、校园内的清洁消毒,并建立完善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境外师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
开学后要全面落实“三检”,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合理安排人员活动,在校期间引导学生不串座、不串班、不打闹,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引导学生科学佩戴口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学生住校管理,开展健康教育与技能培训,让学生和教职工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做好自我防护。
此外,还要做好家校共防,加强教职员工和学生心理支持疏导,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应尽量做到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的外出活动。最好采取步行、自行车、私家车方式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或校车时应当注意个人防护。加强各类学习、工作、生活场所通风换气,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加强学生的近视防控工作,引导学生适当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合理安排作息,提高机体免疫力。(记者 张娇)
原标题:各校开启疫情防控“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