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巴中  >  人物

巴中市委政研室副主任梁升:把握新机遇 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时间:2020-08-10 09:08:29】【来源:巴中日报】

  编者按

  为进一步宣传好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精神,营造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本报即日起在“学习贯彻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精神”专栏下开设“解读”子栏目,邀请市内专家、学者根据市委全会的《决定》,对巴中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行全方位解读。敬请关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巴中建地设市以来,面临的关联最紧密、带动最直接、影响最深远的重大战略;是革命老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热切期望;是巴中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迎来的重大机遇。

  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哪些重大现实意义?日前,市委政研室副主任梁升就此进行了解读。

  “四大关联”

  巴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

  梁升介绍,从承担的历史使命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就是要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巴中与成渝地区具有紧密的区位关联、生态关联、经济关联、人文关联,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多重优势。

  在区位关联上,巴中位于华夏版图中央、西部腹心地带、成渝西三大城市中心。从历史上来讲,纵贯南北的米仓古道就是巴中连接成渝与关中、中原等地的商贸要道和经济动脉。巴中位于成渝地区北上的中轴线上,是粘合以西安为中心的关天经济区的必经要道和战略支点,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结“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通道和经济走廊。

  梁升说,巴蜀大地,从来都是山水相连。巴中与重庆都同属于大巴山系,巴中生态环境优势突出,是嘉陵江上游、渠江源头重要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高,是中国气候养生之都、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全国森林城市,拥有1个世界地质公园、20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具有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生态优势。

  “省委把川东北经济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两翼之一,把渠江作为轴带支撑中‘流域经济发展带’的重要部分,这就必然要求作为川东北经济区重要一极、渠江发源地的巴中不仅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而且更要在这一重要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肩负重要使命。”梁升介绍。

  在经济关联上,巴中与成渝两地经济联系紧密,经济流向主要是成都、重庆。近年来,随着与成渝两地之间大通道的升级换代,巴中的经济、人口等以更大的规模流向成渝两地。特别是通过一系列方案、协议的落地落实,巴中与成渝两地经济协同发展日益深化拓展,巴中承接的转移产业70%来源于成渝两地。

  “巴中与成渝两地地域紧邻、人文相亲,自古以来就在‘川渝一家亲’的大格局下繁衍生息,人文交往频繁密切,被当年的重庆知青誉为‘第二故乡’。”梁升介绍,在人文关联方面,作为巴文化的中心,巴中与两地文化关系密切,巴文化与蜀文化刚柔并济、相辅相成,巴渝文化更是同宗同源、水乳交融,“巴人文化艺术节”已然成为巴中与重庆加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

  巴中与成渝两地天然的地缘、深厚的文缘、愈发紧密的经济缘,让巴中与成渝两地密切相连不可分割,巴中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毋容置疑的历史必然。对彰显这一国家战略的战略位势、优化区域经济空间布局、增强辐射能级和带动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由积极变加快

  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抢占先机

  在市委四届十次全会上,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首次提到了“加快融入”,以前则为“积极融入”,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梁升说,巴中集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身,面临老区振兴发展、同步全面小康的时代重任。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大,巴中老区发展滞后,人均GDP在全国革命老区和在全省各市州中靠后,是全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典型地区,是“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亟待补齐的最大短板。放眼全国,赣南、陕甘宁、大别山、沂蒙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其背后均有国家重大战略带动。对于巴中老区而言,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是加快振兴发展不可错失、不容错失的重要战略依托,对于带动这方洒满革命热血土地的振兴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处于开局起步、加快成势的关键时期,大家都在赛跑,我们必须抢在前头。”梁升介绍,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样一个机遇期,如果不积极加快融入,就将错过这一机遇的集中释放期。

  “资源并非是无限的,它具有稀缺性,越到后面越稀少。”梁升说,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机遇,我们应该聚焦重要领域,及早思考、深度策划一批支撑性、战略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力争纳入国家、省“十四五”规划及相关规划的总盘子。

  推动巴中繁荣发展

  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梁升说,巴中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律、融入区域经济大循环的必然选择;是更好承接国家战略辐射带动、加快老区振兴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必由之路。

  任何地方的经济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区域一体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国内,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这些地区通过一体化建设,落实新发展理念,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逐渐向全国展开。梁升介绍,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走单打独斗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过时。只有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才能推动老区与成渝地区协同发展,加快建成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同时,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将推动巴中更好承接国家战略辐射带动,推进一批事关长远发展、事关民生福祉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平台落地,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夯实振兴发展基础支撑。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将推动巴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更深层次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更多领域集聚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参与区域合作,促进产业协作配套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构建具有巴中特色、巴中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整体提升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水平。

  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依托巴中富集的绿色资源,深度发掘巴中农产品“富硒、有机”特质,大力发展茶叶、核桃、道地药材、生态养殖等特色农业,突破性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必将推动巴中全面彰显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上的重要节点,打响“山水画廊·秀美巴中”品牌,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记者 蔡永明)

  原标题:把握新机遇 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COPYRIGHT 2008-2020 BZ.NEWSSC.ORG INCORPORATED.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