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市场是实现产业效益的有效途径。在打开国内市场的同时,巴中特色农产品深耕产品品质,注重品牌打造,积极拓展国外市场,平昌青花椒、通江银耳、通江青峪猪、南江核桃、“秦巴云顶”绿茶等巴中名特优农产品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搭乘中欧班列
通江银耳端上意大利餐桌
记者 彭敏
意料之外
“没想到我们的银耳还能出国。”通江县陈河镇林里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亮大感意外
情理之中
打通关卡。通过改良银耳种植环节等手段,通江县古林银耳公司的银耳产品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认证
绿色生产。种植过程不喷洒农药、加工生产实现无硫化,银耳品质得到保证
充分准备。双方就巴中优质农产品拓展欧洲市场进行了深入交流。随后,巴中将农产品送往意大利检验,并多次与对方对接办理多项手续
近段时间,正值银耳成熟。在通江县陈河镇林里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银耳基地里,合作社负责人李亮正小心翼翼地在耳堂里查看银耳长势。2019年最后一天,李亮所种植的银耳,搭乘中欧班列,“漂洋过海”卖到了意大利。
“没想到我们的银耳还能搭乘中欧班列出国。”李亮激动地说。据了解,那是我市“巴食巴适”系列优质农产品首次搭乘中欧班列出口意大利,“走出去”的巴中农产品包括通江银耳、木耳、南江核桃、核桃油、“秦巴云顶”绿茶和红茶等6种,总价值220余万元。
通关密码——种植、加工全程绿色生产
记者注意到,注重品质,成为通江银耳成功抢滩欧洲市场的秘诀。2015年,通过改良银耳种植环节,弃用传统农药等手段,通江县古林银耳公司的银耳产品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认证。
“为了保障银耳种植的质量和产量,我们与通江县古林银耳公司开展合作,对方提供银耳种植技术,产出的银耳由他们保价回收。”李亮介绍,采取“合作社+企业”的方式,进一步优化了资金、技术、市场的配置,有效规避了产业发展的风险。
“为确保通江银耳纯天然、有机、绿色的独特品质,在种植过程中我们不会喷洒一点农药。”李亮说,种植银耳采用的是椴木工艺,所生产的银耳符合出口要求。
“采购后,全部实现无硫化加工生产,有效保证通江银耳品牌和上等品质。”通江县古林银耳公司销售总监杨述顺说,不仅要做到规范种植,还要保证银耳整个生产过程全生态、绿色。
准备充分——“一深三多”促成顺利出口
“当然能赚钱!”当记者看到包装精美的银耳时,杨述顺又解答了记者的另一个疑问。他说,在国内,一罐银耳卖95元,而出口欧洲则卖到了120元一罐。特别是欧洲市场上现在几乎还看不到银耳,这让我们的产品更有竞争力。
“为了能让更多的巴中优质农产品搭乘中欧班列出口,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巴中市农业农村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2019年7月,意大利曼托瓦省省长代表团到巴中考察特色农产品有关工作,双方就推进巴中优质农产品开展欧盟认证、拓展欧洲市场进行了深入交流。随后,巴中市农业农村局将多种农产品送往意大利检验,并多次与对方对接办理多项手续。
“中欧班列为通江银耳的出口提供了快速通道。”杨述顺说,目前,绿色农产品在国内外都具有市场竞争力。通江银耳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很受欧洲消费者欢迎。下一步,古林银耳公司将进一步提高银耳产量和品质,通过中欧班列让通江银耳走向世界餐桌。
借扶贫“东风”
平昌青花椒“麻”世界
记者 李云良
借智借力
为帮助平昌农产品向海而行,打开山门,青田与平昌创新性地打造“东部西部联动”“海内海外联销”“线上线下联合”立体营销模式,2018年,平昌青花椒首次出口,远销意大利
不降反增
出口数量增了,今年平昌青花椒出口将达8万斤,较去年增加一倍
出口国多了,除了意大利、新加坡,今年平昌青花椒卖到了塞尔维亚等东欧国家
“今年以来,青田中智物产公司从平昌采购了三批次干花椒,交易总量达5万多斤。”平昌县青花椒交易中心副总经理贾其坤指着交易记录说,最近一批青花椒于7月15号打包通过物流运去青田,目前已经漂洋过海,走向了世界各地。
平昌是典型的丘陵地区,量大质优的青花椒还在2017年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随着近年来青花椒种植面积增大,如何让青花椒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18年,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与平昌结成帮扶对子,青田作为全国知名侨乡,在国内外创业人数多,市场营销资源丰富,这为平昌青花椒走向世界带来契机。
在利用自身商贸优势打通市场环节的同时,青田把平昌青花椒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培育纳入重点扶持产业项目,既注重国内外市场拓展,又实现质量提升。“借助消费扶贫,青田与平昌创新性地打造出了‘东部西部联动’‘海内海外联销’‘线上线下联合’立体营销模式,帮助平昌农产品向海而行,打开山门。”青田挂职平昌县委常委、副县长潘娅红介绍,2018年,在青田帮扶干部牵线搭桥下,中智物产公司将平昌青花椒出口意大利,获得了消费者良好反响。
万事开头难,一旦开头不再难。2018年,平昌青花椒实现了在世界市场从无到有的突破。2019年,中智物产公司继续加大订购青花椒,其中4万斤专柜出口意大利、新加坡等。
而到了今年,平昌青花椒漂洋过海还有了新特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由于平昌青花椒之前国外市场的良好反响,加之中智物产公司开拓国外市场,今年平昌青花椒出口量不降反升,现在已经有5万多斤出口。按照协议,还将有3万斤干花椒出口。”青田挂职平昌县供销社业务股副股长张建军介绍,今年平昌青花椒出口总量将达到8万斤。除了数量增加,今年出口的青花椒还打开了东欧市场:通过侨商,平昌青花椒卖到了塞尔维亚等东欧国家。
对于平昌青花椒的品质,青田中智物产公司负责人夏小庆直竖大拇指。“农产品出口不容易,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标准。我们把平昌青花椒的产品质量报告拿出来,销售地国家都认可!”
平昌青花椒漂洋过海,是青田、平昌两地共同努力的结果。“青田—平昌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引入了市场理念,通过联建园区、联动营商、联盟扶贫,创新探索出东西部扶贫协作新路子,全面提升了当地农特产品产业发展活力。”平昌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营养价值高、加工标准化、科技来加码
青峪猪“乘风破浪”出海
记者 严波
一走进通江县春在工业园,远远地就看见在山间放养的青峪猪。“今年已经出栏了7.8万头,占计划的52%。”巴山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育贤介绍。
张育贤和他的巴山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早已被人知晓,公司的青峪猪在2014年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认证。青峪猪系列产品——有机土猪品种价格达到了平均每斤120元,绿色生态猪品种每斤60元,即便这样,仍然供不应求,产品远销意大利、法国等地。
营养价值极高
人类最稀缺微量元素硒、锌含量是其他猪肉3倍以上
巴山牧业对青峪猪的养殖过程严格要求,采用360天生态放养模式。青峪猪经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青峪猪猪肉独有的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含量是其他品种的3倍以上;挥发性呈味氨基酸是其他品种的2倍以上;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是其他品种的2倍以上;人类最稀缺的微量元素硒、锌含量是其他猪肉的3倍以上,青峪猪系列产品肉味香浓口感细爽,营养价值极高。
加工流程标准化作业
屠宰、脱毛、包装等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
2012年,张育贤引进全套丹麦SFK生猪屠宰与分割生产线,建成1000平方米生猪有机屠宰加工厂,实现消毒、屠宰、排酸、分割、检疫、包装等作业流程,分别在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无菌操作车间完成。屠宰实行国际先进的屠宰技术经二氧化碳麻醉的“安乐死”;脱毛采用最先进的Pp材质滚轮刨毛机,减少了对猪皮的损伤,保证了土猪肉的风味不变;土猪肉产品包装引进德国最先进的气调包装技术,冷鲜猪肉的保鲜时间在0-4度的环境中从3-4天延长至7-15天。高标准的屠宰为公司后续发展以及产品的出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养猪也能科技范儿
每头猪都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可追根溯源它的一生
现代农业科技在巴山牧业的发展中也得到了充分运用。公司建立了一套先进的粪污处理系统,实现达标排放,同时将产生的沼气提供给周边老百姓作为环保燃料,回收的沼气液将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有机蔬菜。公司和科技部联合研发了二维码全程可追溯系统,通过系统将公司所有的猪只信息进行管理,同时将每头猪从出生到放牧到屠宰到销售全程跟踪,让消费者100%放心。
如今,张育贤已是名副其实的“巴山猪王”。他告诉记者,今年受疫情影响,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但面对年初定的15万余头出栏任务没有问题,明年一定会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原标题:远渡重洋 巴中特色农产品香飘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