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巴中12月18日讯(余秋柏 雒艳)“专门给你炖的土鸡汤,哎,造孽不,嗨,周警官?”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一则“泪目!一线民警隔着门,在过道喝完妻子的鸡汤!”视频在朋友圈走红,网友纷纷送去了祝福、关心和叮嘱。
视频中的主人公叫周川,他是巴州区西城派出所教导员,也是“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获得者。
在抗疫工作中,他不忘初心使命,认真履职尽责,就像一面旗帜,始终飘扬在抗疫最前线,带领着民辅警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道的守护墙。
战“疫”要打赢 队伍先要硬
“他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哥哥,工作上的好老师!”在西城派出所,办公室民警都是这样评价周川。
据了解,在工作中,周川不但分管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还带头值班,是大家眼中“勤劳的小蜜蜂”,工作之余,也会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大家都亲切的称他为“周老师”。
“疫情暴发后,作为一线民辅警,就要毫不犹豫地担起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重任。”周川说,虽然自己平时也会狠抓队伍建设,但抗疫期间不比寻常,必须时刻关注着每一位民辅警的心理动态。
周川知道,过硬的本领和强有力的队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先决条件,对长期奋战在防疫前线的民辅警来说,这既是他们心理素质的考验,也是对自己强抓队伍建设工作的一大考验。
“能理解大家的辛苦付出,可队伍建设不能松懈,人民群众安全不容忽视,重任在肩,马虎不得。”周川说,对情绪低落的同志,要及时谈心疏导,对家庭困难的同志,要想方设法关心帮助,对出现的苗头问题,要及时敲响警钟。
正因为如此,才确保了队伍在战时思想统一、命令畅通,也未出现一起违纪违规行为,他们成了抗击疫情的一支铁军,为抗击疫情做出了特别的贡献。
立警本为民 真情暖人心
2月4日下午,正值周川带班,他接到了来自南充市潘女士的求助电话,称其母亲在巴州区城西市场卖菜,担心母亲被病毒感染,请求民警帮助劝说回家。
“你放心!”挂断电话后,周川立即赶到城西菜市场,找到了潘女士的母亲,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其回家,但潘女士的母亲非常固执,坚持要卖完菜才回家。
“要保证她安全回家,我就把她的菜全部买了。”周川笑呵呵的说,虽然老人家很固执,但还是被周川的举动打动了,也表示愿意回家。
就这样,周川陪着潘女士的母亲,一边走着,一边给她讲防疫知识,讲儿女的关心,老人家一边听着,一边不停地说着感谢。看到潘女士的母亲安全上车后,他才给潘女士回复了电话,报了平安。
“我还是会这样做。”当问及如果再次遇到这种情况会如何处理时,周川毫不犹豫的说,老百姓就是自己的家人,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他们。
周川一心为民的行为,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稳定,消除了安全隐患,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更有热心市民匿名送来感谢信及口罩,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称赞。
妻贤多亏欠 门前见温暖
“都怪她嘛,乱拍!”看着妻子给他拍的视频,周川虽然口里不停地责怪着,但看得出来,他的话语中不仅充满了对妻子的亏欠,还有满满的爱意。
原来,2月2日中午,周川的妻子专门为其炖了一锅土鸡汤,可到了晚上十一点周川参与排查。也因为周川曾参与护送辖区30余名新冠病毒接触者到医院的隔离任务,他担心身上会携带病毒,怕传染给家人,便只是站在家门口,没敢走进家门。
“我用脚轻轻踢了两下,没有进去,只是把鸡汤喝完就走了。”周川说,妻子只好隔着门递给他一碗鸡汤和一个凳子。
看着周川独自坐在门外狼吞虎咽的喝着鸡汤时,他的妻子特别心疼,便用手机录了这一幕。
“其实自己也想回家,想回去看看老人和孩子,但是非常时期,安全比团聚更重要。”周川说,如今,疫情尚未平息,大考仍在继续,更应该坚定信心,加倍努力,只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对我们的厚爱。
这就是周川,在生活中,他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在工作中,他是抗疫期间的先锋模范,也是所有民辅警甘于奉献的缩影,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工作要求,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守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