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巴中  >  通江县

通江交警:以担当回应期盼 用真情书写服务

【时间:2021-01-07 09:36:13】【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巴中1月7日讯 2020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是挑战与希望并存的一年。这一年,通江公安交警以勇敢担当回应人民期盼,用忠诚守护一方平安;这一年,通江公安交警用创新举措强化事故预防,用履职诠释责任担当;这一年,通江公安交警将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用真情书写为民服务。

  通江公安交警紧紧围绕“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促发展”这一工作主线,以“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为抓手,开展排险治患歼灭战、治乱缓堵攻坚战、风险防控阻击战、交通宣传阵地战、成果巩固保卫战,全力构筑交通安全管理大格局,为全县社会大局稳定和优化营商环境做出公安交管新贡献。

执勤检查

  传承红军精神,锻造全新时代过硬公安交警队伍

  今日之通江,那段红色的峥嵘岁月早已逝去,但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依然凝聚在一个个遗址里,镌刻在一块块石碑之上,成为通江人引以为傲的无价珍宝。通江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始终把 “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浸润在心,付诸于行。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抓手,以建设“最强支部”为目标,充分发挥交警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培育全队民辅警的理想信念,按照“四个铁一般”标准,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过硬交警队伍。

  工作中始终坚持党对公安交管工作的绝对领导,把党建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严格落实常态化“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召开党员大会4次、支部委员会12次,结合周一工作点评、周三集中学习会等形式推进学习教育,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以市公安局评选的“最强支部”、县委组织部“党员积分制”示范单位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支部建设,全面打造集体、个人评优树典典范。充分利用通江这块红土地红色资源,将军博、王坪及毛浴古镇等作为大队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筑牢全体人员防腐拒变思想防线,全年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瞻仰革命先烈、传统教育、重走红军路等活动9场次,观看警示教育片4次。将“教育整顿”贯穿整个交管工作始终,建立了绩效考核办法和上下班指纹打卡制度,每月对民警到岗履职、工作业绩等情况实行量化考核,并与民辅警的个人绩效工资挂钩,彻底打破“吃大锅饭”局面,进一步激发了民辅警的工作积极性;为所有民辅警新购单警装备165套(包括腰带、反光背心、伸缩警棍、催泪瓦斯、手电等),分别给所有民辅警发放新式雨衣、皮鞋;新购执法记录仪60部,执法记录仪采集站2部,电信对讲机160余部补发给中队和个人;通过“学习强国”“平安巴中”“美丽巴中”等APP平台参与理论知识学习、竞答,及时掌握前沿动态,丰富文化内涵;开展实战大练兵、政治轮训,大队集中组织学、个人抽空学等活动,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和业务能力。先后被省公安厅表彰为全省交管工作先进基层集体,被市公安局授予疫情防控成绩突出集体三等功,度被县委表扬为优秀基层党组织,“9.30”安保的万无一失得到省、市、县各级主要领导一致肯定。

执勤检查

  秉承生命至上,倾力构筑路畅人安交通安全防线

  守土尽责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墙”。回眸2020年,我们经历了疫情侵袭的寒冬,也迎来了春暖花开的喜悦。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通江公安交警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全体民辅警、职工“舍小家为大家”,24小时“全在线”对全县主要路口实行联防联控值守机制,全力以赴投入到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战疫情工作中,为迅速、有效切断疫情蔓延扩散,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全面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大队在全县设置卡点13处,开通“绿色通道、生命通道、应急通道”三大通道,用最短的时间排查车辆9.6万余台次,协助监测人员13.7万余人次,配合留观130余人次、居家隔离300余人次,民辅警自发为防疫前线捐款累计1.2万余元。2月25日开始,调整工作重心,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迅速撤除所有卡点,有力保障疫情防控期春运返程、企业复工、民工返岗、“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及医疗救护、防疫车辆24小时畅通无阻,期间未发生因管控不到位造成的车辆拥堵和人员滞留,未发生因工作不到位引发的群众不满意投诉和上访,未发生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夯实基础构建事故预防“安全网”。大队全年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4823起,立刑事案件89起(其中危险驾驶74件,交通肇事15件),移送起诉96人,取保候审94人,拘留24(其中刑拘2人),逮捕4人,吊销驾驶证74本。通过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到客、货运企业、危化品运输企业、学校等重点企事业单位开展检查;在节假日、恶劣天气前后等重点时段联合安监、交运、住建、农业以及乡镇党委政府等部门对辖区国、省、县及乡(村)道路进行了全面安全隐患大排查,实行现场办公,落实整改措施,进行现场整改,同时建立“回头看”机制,确保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有效治理;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工作,聘请专职人员从事事故调解工作,及时调解、化解事故损害矛盾纠纷415件。落实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企业违法驾驶人约谈等制度和重大安全隐患通报机制,约谈158队、利民、万顺、祥瑞、金麒麟等客运企业,做到精准靶向治理,全面提升重点行业安全监管能力;实行交通事故每月定期研判制度,通过分析事故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应对措施,全力压降事故发生。

  多措并举创建道路交通“平安路”。围绕城市秩序管理、农村违法查处、恶劣天气应急管理等,突出围剿隐患、治乱疏堵、安全守护、社会协同共治,依托酒醉驾专项整治、“百日会战”、“奋进”系列专项行动等集中整治以及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持续开展“逢五”、“逢十”、“周五”统一行动,严查严处酒驾醉驾、乱停乱放、涉牌涉证、超员超载超速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保持对辖区重点时间、路段各类违法行为严管高压态势。2020年,共检查登记各类机动车32万余辆,查纠各类交通违法行为9.35万余起(其中无证驾驶1621起,酒后驾驶358起,超速4737起,客车超员13起,货车超载345起)记分42066人次,扣留机动车2249辆次,教育警告7343人次,督促车辆年检1412起,报废车辆344台,圆满完成春运、“9.30”公祭、国庆、十九届五中全会等重要节假日、重大活动安保128次。在环城路、壁州大道改造的基础上,积极协同住建、交运、执法等部门针对城区交通管理工作实际开展实地调研,对城区斑马线、标识标牌、交通信号灯、应急通道进行全面摸底排查,逐一落实整改。将诺江大道、观音阁街、南街、东街等重点路段纳入交通秩序严管范畴,加大乱停乱放、逆向行驶、随意穿插等违法查纠;突出对诺水河、空山、王坪等景区道路的交通安全管理,在辖区永安、平溪、民胜设立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对过往客货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逐车检查登记,有力维护了春运及重要节日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做好了辖区高速公路施工、诺水河一级公路修建、至沙路改建改造期间施工路段的交通秩序管理工作,对施工路段落实专人负责守护,确保道路交通的绝对安全、畅通。

护航高考

  推进作风建设,坚持深化服务树立一心为民理念

  以打造“新时代新交警、新形象新服务”为目标,大力推动“放管服”改革,实现“20+10+6”公安交管改革服务全面落地落实;以“警保联治”现场会召开为契机,全面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做细做实;统筹推进大数据接入交通管理综合智能应用平台(指挥中心),提高公安交管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

  2020年,大队推出系列便民利民暖心举措,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用心用情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在车管大厅引入自助排号、自助照相机、车驾管服务及查询等自助终端设备,并提供民警全程帮办(导办)服务,通过预约取件、邮政速递到家等方式,切实解决群众“来回跑”的问题;深化“学法减分”、交管12123手机APP应用,持续推行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拓宽微信等支付渠道;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到边远乡镇办理车驾管业务,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切切实实将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为群众节约才旅费30余万元;将群众来信来访、12345等信访件作为队伍中发现和查找问题的平台,全年内部通报10期,发现并整改问题23个。圆满完成全市“警保联治”社会基层治理现场会的筹办工作,在“路长制”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化推进“一村一辅警”、“两站两员”建设,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触角更加深入每家每户。

  拓展宣传渠道,积极构建全县和谐交通全新局面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江公安交警在为全县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不断问计于民,确保做到为群众出行创造更加优越的道路交通环境。结合辖区地形地貌和季节气候特征,找准群众出行的通用交通工具和存在较多违法行为的车型,因情施策;利用“122”、“110”以及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在广场、车站、场镇举行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发放宣传资料,提醒驾乘人员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利用“七进”主动深入到边远山区、田间地头,通过身边典型案例讲解、违法成本计算等方式,加强对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部署和指导,确保在交通参与中人人上心,人人用心;加强与电视台、地方报刊、官方公众号等主流媒体的合作,强化随警作战,大力宣传报道交通违法整治,通过“双微一平台”加强典型交通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以达到震慑效果。全年共开展宣传570余场次,发送各类提示短信8700余条,设置LED宣传栏168处,悬挂横幅标语320幅,增设警示标志标牌75块,展板85块,发放宣传资料34000余份,利用媒体公开曝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0余起,先后在中央、省、市级媒体发稿60余篇,在省、市、县公安内网发布稿件1250余篇,宣传工作名列全市交管部门前茅。

  惟其艰难,才更需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通江公安交警将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为全县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的工作中去。(信息来源:通江公安交警)

COPYRIGHT 2008-2020 BZ.NEWSSC.ORG INCORPORATED.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