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巴城酒店配备公筷公勺
1月5日,商务部发布《餐饮服务单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要求针对合餐顾客,餐饮服务单位应提供“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服务。
为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防范健康疾病传播风险,去年以来,我市积极开展使用公筷公勺推广活动,使“公筷公勺、合理分餐”等文明用餐行为常态化,取得明显成效。
新风尚 公筷公勺人人用
“您好顾客,我们为您准备了公筷公勺,个人餐具在您的右手边。”1月5日,在位于巴城江北大道的南江黄羊大酒店明珠直营店内,工作人员一边上菜一边主动提醒顾客使用公筷公勺。
“本店全面提供公筷公勺,欢迎使用。”在店内各个餐桌上,记者均发现了这样的提示牌,且提示牌的一旁还摆放有一篮筷子和勺子。“为积极引导顾客就餐使用公筷公勺,店内这样的提示牌、标语有30至40处。”该酒店餐饮部经理辜秀华介绍。
“遇到汤品时,我们还主动为顾客分餐,就餐的顾客也都乐于接受。”辜秀华表示,自推行公筷公勺行动以来,主动使用公筷公勺的顾客数量明显增多,顾客在用餐时也更加放心、舒心。
除了大型餐饮企业,巴城大量中小餐馆也积极践行公筷公勺行动。在位于江北大道的外婆家餐馆,店内同样配备了公筷公勺。据服务员介绍,过去也倡议使用公筷公勺,但响应的顾客并不多。自从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大部分顾客进店就餐主动要求使用公筷公勺。“这一改变不仅体现了我们对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程度,也体现了顾客对传染病的预防和重视。”
对于餐饮饭店的做法,市民张先生表示赞同。“不用公筷时好几双筷子在菜里汤里夹食物,一想到可能吃了沾上别人口水的食物,就让人心里不舒服。”他说,外出就餐时积极践行公筷公勺行动,既保障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又保护了家人朋友的安全,可谓一举两得。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98家行政事业单位食堂、1200多家餐饮单位、100多家文明单位、50余户最美家庭和书香家庭率先落实公筷公勺行动要求,正在以实际行动引领社会新风尚。
常态化 全城市民总动员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很多聚集性疫情的发生,都与“共餐”密不可分。
2020年12月30日,我市召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新闻通气会,针对近期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要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良好卫生习惯。
“在餐饮行业推行使用公筷公勺,是有效保障消费者安全卫生用餐的重要手段,也是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引导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措施。”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全市多部门制定餐饮行业公筷公勺具体配备标准,要求一人一公筷(勺),或者一菜一公筷(勺),中型餐饮单位每张餐桌至少摆放4套公筷公勺,其他类型餐饮单位视情况合理确定配备数量。公筷公勺和个人使用的筷子勺子,可以用颜色、大小、标识等方法区分。同时,还指导餐饮协会制定了《“公筷公勺”使用标准指引》,明确了公筷公勺的配置、存放、使用、清洗消毒等要求。
据介绍,去年以来,全市已多次开展公筷公勺督查行动,并将“公筷公勺”行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纳入市对县、县对乡镇街道考核内容,通过督查考核推动工作落实,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将活动转化为常态化工作。
目前,全市已制作张贴主题海报9万余份,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让公筷公勺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实习生 张永龙 记者 张维)
原标题:公筷公勺成餐桌“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