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件大事。自去年底以来,我市启动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各区县的工作重点在哪?工作推进到了哪一步?日前,记者到巴州区、恩阳区、南江县相关部门一探究竟。
巴州区
各村(社区)已进入
大会选举环节
据巴州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开展换届选举工作以来,巴州区精心准备,落实“一封公开信、一张明白卡、一本警示册、一席暖心话、一份明白账、一套任务书、一次培训班、一场院坝会”等“八个一”措施,编印发放《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明白卡》等4类文本4万余份,开展谈心谈话7730人次。
为动态把控进程,区、乡组建换届工作指导组260个、换届风气监督组225个,坚持每周一清单、每周一报告、每周一反馈,发布任务清单4份48条,收集情况137条次。建立乡镇(街道)换届工作日报制,强化全程把控。
为强化程序要求,在换届工作中,巴州区根据乡镇(街道)“两推”及初审情况,对照“九不选”负面清单和“十严禁”纪律要求,对1529名候选人初步人选开展县级资格联审,8名候选人被取消资格。1月13日起,全区各村(社区)陆续进入大会选举环节。
恩阳区
284个村(社区)
拟实行“一肩挑”
在换届工作中,恩阳区突出“全覆盖”,组建专班对309个村(社区)开展“过筛子”式分析研判,分级培训换届政策“明白人”2500余名。
为突出“高标准”,恩阳区严格人选把关,按照党员群众推荐和组织推荐、资格联审、组织考察等程序进行。在换届中,村社干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研究确定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1538名,平均年龄49岁;307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人选中,新任100人、继任207人,平均年龄46岁,35岁及以下43人、56岁及以上18人,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57岁,大专及以上文化占36.2%、高中(中专)文化占63.8%。284个村(社区)拟实行“一肩挑”,换届后“一肩挑”比例将达到91.9%。
南江县
“一肩挑”
比例预计达93.9%
“在村(社区)‘两委’换届中,南江县构建了由38名县级领导牵头、32名党(工)委书记直接负责、203名县级指导监督人员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南江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出台了“1+2+N”换届方案,制发重点任务、工作责任“两张清单”。
为推动矛盾隐患和问题快查快核快处,南江县建立健全“线下+线上”矛盾处置机制,开辟“12380”换届监督举报绿色通道,选聘2104名民情直报员。
在抓实风气监督过程中,南江县构建“1+4+32+N”监督体系,开展大宣讲活动170余场次,发放纪律明白卡1.5万份。截至目前,按照“七项基本条件”及“八不选”要求,县级联审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2208名,排除不符合资格条件的16名。现已完成考察,正进行公示,即将进行大会选举。通过研判分析,全县有20个村、5个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需分设,“一肩挑”比例预计达93.9%。(记者李云良)
原标题:多措并举 稳妥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