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巴中  >  教育

巴中加强沟通与交流 携手搭建家校共育桥梁

【时间:2020-12-30 10:24:52】【来源:巴中日报】

  日前,江苏一家长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迅速引起公众关注。很多家长在感叹:“压垮一个成年人只需一个家长群”的同时继续大倒“苦水”,而老师们也频频“喊冤”,教育部则要求严禁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的行为。因“家长退群”事件引发的话题,持续两个多月热度不减反增,并开始向家校共育的分工上延伸。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退群家长”类似的遭遇?巴中的家长和老师们,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呢?

  探访

  “监督作业”是常态

  “惩罚性作业”不鲜见

  据了解,按照国家教育部门对学生家庭作业的相关要求,低年级不布置作业,中高年级适当布置相应作业。但现实中,不管高低年级,学生每天的家庭作业成为普遍现象,家长和学生通常也觉得理所应当,而容易引起家校矛盾的,是布置家庭作业的难度和数量。

  就家庭作业的布置方式,记者对巴城的多所中小学学生、家长和老师进行了走访,发现几乎每个班级都建立了家长群。有的班级是通过钉钉等学习软件,有的则是建立微信或QQ群。老师们将当天的作业在课堂上布置后,还会通过网络群告知各位家长。巴城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表示,将作业发到家长群,并不是违规给家长布置作业,而是让家长了解当天的学习任务,防止学生漏做或忘做,家长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

  从作业的数量而言,小学的语文、数学作业大多是当天新课的课后练习,包括字词语句的背诵、默写和数学的计算、公式背诵,并预习第二天的新课等;中学的作业则根据年级段有较大差别,特别是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等学科的增加,即便每科布置一点作业,学生当天的作业总量也较为“可观”。另外巴城不少学校开设了网班,有的需要通过网络布置、修改作业,而普通班级一般不会借助网络完成作业。

  记者查看了10余个家长群,大多数都没有需要家长完成的作业,只发现在一小学三年级的家长群中,老师让学生背诵字词句后,需家长签字认可的要求。据该老师表示,这也是希望家长监督孩子学习,如果有家长没有完成签字,老师也不会额外追究。

  值得注意的是,在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中,带有惩罚性质的作业并不鲜见。在一个小学二年级班级群中,有语文老师要求学生抄写生词10遍;在另一个初一群中,有英语老师要求头一日作业完成不佳的学生,当天每个单词需抄写30遍;在一个六年级群中,有老师额外要求几名学生多做一张试卷,是对于当天课堂表现不佳的惩罚。据悉,按照教育部和巴中市教体局的相关要求,不得给学生布置惩罚性或重复、机械的作业。

  不少家长表示,对当前给孩子布置的家庭作业,他们表示理解并支持。但也有家长反映,之前有老师布置的作业量太大,极个别老师曾多次在家长群发消息,要求家长给孩子辅导作业,在“家长退群”事件发生后,老师们都比较克制,布置的作业量相对减少,没有要求家长批改等现象。

  家长

  家长群是家校的纽带

  不能容忍“点名批评”

  对于家长群和家庭作业,几乎所有家长都表示应该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辅导和监督。但是对于监督的尺度和家长能够发挥作用的多少,由于孩子们的成绩和期望值的不同,家长们的看法也有较大差异。

  “老师通过家长群布置作业,可以让家长掌握孩子当天的学习动态。”孩子正读六年级的家长宋先生表示,老师没有强行要求家长必须辅导或批改作业,有时晚上打电话请教作业,他们也会很配合。如果自己工作忙,没有关注到家长群动态,也不会有什么后果。另外,老师还会在群里通知学籍验证、学校防疫要求等事项,家长忘了看也没关系,孩子回家后也会提醒。“家长群成了联通学校和家庭的纽带,我觉得这种方式挺好的。”宋先生说。

  对于家长群是对老师“马屁群”“应声虫群”的现象,不少家长表示群里偶尔会有这种现象,有时总会有几名家长在群里说着各种感谢老师的话。有的家长群,虽然老师明确表示本群禁止“灌水”,非必要事项家长不用回复,但总有一些人在教师节、新年等节点会“带节奏”,个别旁观家长也会忍不住加入其中。

  “提到家长群我就有意见,我平时一般不看,不是担心得罪老师的话,我早就退群了。”孩子正读初二的吴女士说,每天家长群的消息成了她的“折磨”,由于孩子成绩差拉了班级后腿,从初一开始她就是老师的重点“照顾”对象。“特别是有一个学科,孩子学不走,但该学科老师每天下午都要在群里点名表扬当天表现好的学生,我的娃娃每次都只有在后边‘垫背’,家庭作业也总比别人多。”吴女士说,每次开家长会,其他家长都会悄悄给孩子说不让同学和自己的孩子交往。“说真的,我对于在家长群里点名批评孩子的方式,真的很难容忍,目前我正在给孩子联系转校的事情。”

  老师

  取得家长支持很重要

  希望畅通家校沟通渠道

  由于“家长退群”风波的影响,众多接受采访的老师均要求匿名。不少巴城中小学老师表示,自己不会要求家长做作业,但是会要求家长多关注自己的孩子,每天工作之余多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心理状况。

  “我和同事看到网上那位家长的遭遇,也感到很诧异。我们肯定不会要求家长完成作业,更不会在群里对家长进行点名批评。”巴城一中学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班主任老师说,自己和同事们每天会在课堂上布置作业后,再到家长群提醒家长监督或签字,但不会对完成不好的家长进行点名批评。“作为有经验的老师,取得家长的支持理解十分重要,培养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当然也有个别老师比较直白或急于求成的对家长作出要求,这应该是双方交流方式的问题,大家多沟通就好了。”

  “我们每天批改的作业上百本,家长关注下自己的娃儿,难道还不愿意?”一名小学老师表示,给家长布置作业肯定不对,但是家长也有关注、关心自己孩子学习的义务,自己的孩子自己都不关心,如何做到家校共育?“现在有的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值非常高,但是却对孩子的学习并不了然于心?”

  在不少老师们看来,“家长退群”风波反映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也反映出在当前教育深化改革下,家庭和学校沟通渠道单一的矛盾,希望“家长退群”事件能引起更多老师和家长的思考,能够建立畅通的家校共育机制,携手用耐心和爱心培育更多的孩子。(记者陈杨)

  原标题:“家长退群”事件引关注,你怎么看?

COPYRIGHT 2008-2020 BZ.NEWSSC.ORG INCORPORATED.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