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巴中8月14日讯 随着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步伐的加快,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通江县社会组织党委按照“理顺机制、扩大覆盖、提升层次”的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扎实推进。
注重“三个结合”,夯实社会组织党建组织基础。一是注重与组织有效覆盖相结合。推行党建工作“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对专职工作人员中有3名以上党员的社会组织,单独组建党组织,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采取联合组建、挂靠组建、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方式,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建工作覆盖率100%。二是注重与党建组织重点任务相结合。大力开展党建工作责任制专项检查、党费收缴管理、党员违纪违法情况专项清理、党员档案规范管理、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检查等党建重点工作任务,建立跟踪台账,分类剖析社会组织存在的共性问题。三是注重与党员日常管理相结合。印发社会组织《党支部工作手册》130本,扎实开展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对一些“隐身”党员、“口袋”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对2名失联长达10年的预备党员按自行脱党处置,党员教育管理从以往的“宽松软”走向了“严紧实”。
坚持“三个同步”,夯实社会组织党建保障基础。一是坚持党建工作同步审批。规范完善社会组织申请登记和年检工作流程,在申报材料中增设《社会组织党建情况调查表》,在登记注册时签订党建工作承诺书,从源头抓党组织组建。二是坚持人才队伍同步培训。大力实施骨干工程,不断加强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员队伍“三支队伍”建设。全县从决策管理层和业务骨干中选举产生社会党组织书记13名、选派委任近20名。三是坚持日常工作同步开展。大力实施以“已建组织强规范、规范组织强提升”为核心内容的素质工程,用“硬杠杠”引导社会组织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两不误。空山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联合党支部推行“支部+科研+基地+农户”模式在全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座谈会上交流发言;县爱心协会党支部累计帮扶困难人员9000余人次、捐赠现金1000余万元、物资600余万元,先后被授予通江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巴中市岗位学雷锋先进集体;慈善协会、法律工作者协会等社会组织党支部,吸引了1000余名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城区环境综合治理,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建立“三项机制”,夯实社会组织党建长效基础。一是建立层级化指导机制。建立了县社会组织党委抓统筹、业务主管单位抓落实的分级负责、协同推进的工作责任体系。二是建立项目化推动机制。县委组织带队参观遂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借鉴项目工作理念和方法,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任务化、模块化、路径化、具体化,制定社会组织领域党建任务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党建工作经费挂钩。三是建立多元化帮带机制。大力开展社会组织党建“百日攻坚”行动,实施社会组织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双进”工程,通过技术指导、就业培训、政策宣传、关怀慰问等途径,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社会治理等中心大局工作。(信息来源:通江县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