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203、202、201……这是巴中万达广场项目工地倒计时显示屏上最近几天不断变换的数字。随着这个数字的逐日递减,总建筑面积达19万平方米的巴中万达广场将建成投入运营。
同样是在秦巴大道上,总投资100亿元、位于大道东段的全省首个高铁TOD项目——巴中东站TOD项目施工现场,一样是如火如荼的繁忙景象……
已经吹响二次创业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号角的巴中经开区,正按照“1年奠定基础、3年集聚成势、5年创建成功”的目标,时不我待,奋力奔跑。
号角吹响
经开区二次创业拉开大幕
2021年7月13日,这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巴中发展史册的重大历史时刻。这一天,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作出巴中经开区二次创业争创国家级经开区、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重大战略决策。
而在10年前的2011年4月27日,当二届市委决定“开疆拓土”作出经开区扩区移位至巴州区兴文镇的重大决策时,当时的兴文镇还仅仅是农村小镇,挑担小贩穿街而行,铁匠铺的叮当声孤寂悠长……
10年后,站在今天巴中经开区的大道上、公园里、体育馆、企业里……这里已然是一个发生巨大变化的新区,一条条大道宽阔纵横,一幢幢高楼巍然耸立,一个个公园浓荫匝地……
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开放活力不断增强、民生事业稳步推进……但巴中经开区取得的这些成绩与国家级经开区创建目标相比差距仍然明显,存在的短板和弱项还有很多。
7月6日,市委书记何平在巴中经开区调研督导时,对经开区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全力建设“一区三中心”,把经开区打造成全市振兴发展的引擎、创新驱动的龙头、后发赶超的样板。
7月13日,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决定,以巴中经开区二次创业为抓手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加快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建成全市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创新中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经开区、如何建设经开区,在市委全会公报有了明确的路线图、时间表。
7月23日,经开区二次创业争创国家级经开区动员大会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高鹏凌强调,全市上下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掀起巴中经开区二次创业高潮,确保国家级经开区早日创成,在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自此,经开区二次创业争创国家级经开区建设迅速拉开大幕。
项目推动
以大招商引进大项目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
在秦巴大道西段巴中万达广场项目现场,工人们正紧张而又忙碌地进行装修工程。
2020年10月20日上午,随着一声振奋人心的“正式开工”号令,由万达集团与国盛基业集团共同合作开发运营的巴中万达广场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从开工到现在,每天都有数百名工人昼夜施工。目前整个项目已全部转入装修阶段,预计再过半年,整个项目将建成投入运营。”国盛基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将为市民创造一个有品质、有时尚、有乐趣、有活力的美好生活空间。
10月8日上午,巴中市2021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巴中经开区兴文街道巴中东站TOD项目工地举行,巴中东站TOD项目等67个项目开工。其中巴中经开区16个,总投资131.8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6.6亿元。
11月6日下午,作为巴中东站TOD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兴文街道老场镇,两台大型挖机正在实施拆除作业。“196户拆迁户已全部签订拆迁协议,目前已完成70户的拆迁,剩下的也将在一星期内完成拆迁。”现场负责人介绍。
围绕建设“一区三中心”目标,巴中经开区鲜明“以项目论英雄、全力大招商”的导向,牢固树立抓项目、抓招商就是抓全局、抓发展的理念,以大招商引进大项目,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
“我们至少落实两名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常驻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驻点招商,优选30名‘驻点招商专员’,50名‘项目管家’。”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们采取‘驻点招商+产业链招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作为常驻长三角的成员之一的巴中经开区招商局副局长王超,近日先后对接了上海4家企业,“他们的投资意向都比较明确,其中一家做大康养产业的企业想要来建康养基地、高端酒店,另外3家打算一起建个产业园。”
目前,巴中经开区已确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其他优质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4个产业链招商专班,“落实‘链长制’,由4名经开区党工委班子成员担任‘链长’。”
与此同时,管委会“一把手”带头率队前往上海、广州、深圳、江苏、成都等地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我们每个月都会外出招商,只要有希望,我们就不会放过任何机会。”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优良的投资环境,是许多合作者看好经开区的原因,他们也希望早日将合作共识转化为发展实效。
2017年4月,四川泰美克科技有限公司落户经开区,短短4年时间,实现了晶片年产值倍数增长。
“巴中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是企业坚定落户经开区的原因。”成都泰美克晶体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竹之表示,公司十分看好巴中经开区发展前景,将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管理,为经开区产业发展,创建国家级经开区贡献力量。
东莞市超颖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开发、生产微特电机的专业厂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等各类设备中。投资约3亿元的超颖电子新材料项目,从9月上旬的前期洽谈到正式落地建设,前后不到两个月时间。该公司董事长殷学鹏表示,企业选择到巴中经开区投资兴业,正是看中巴中经开区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企业将落实专人定点负责,尽快安装调试生产设备,力争在11月底完成车间建设,确保12月投入生产。
据巴中经开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7月以来,经开区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先后精准对接企业156家,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109.08亿元。落地项目8个,总投资104.05亿元,分别较上半年增加6个、103.1亿元。
除了大力招商引资外,经开区也致力于盘活存量,做大做强留存企业。在巴中建丰新材料有限公司厂区内,新建年产60万立方米超强刨花板生产线正在进行生产设备最后调试工作。
该公司系巴中经开区扩区移位后首批引资落户的企业,此前因资金原因一度停产。2020年3月,该公司以“成巴协作”为契机盘活复工。“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8亿元,可为3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据现场生产管理人员介绍。
据最新消息,10月经开区新增储备项目15个,估算总投资26.15亿元;开工储备项目3个,估算总投资3.25亿元。
“在全区上下掀起以项目论英雄,全力大招商的浓厚氛围下,我们将把精准服务、全力保障、狠抓落实贯穿于项目推进的全过程。”巴中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淦表示,将项目管家制度落到实处,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个专案,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力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动点、堵点。
聚智聚力
全市上下汇聚助推二次创业合力
“巴中经开区是全市人民的经开区,之于巴中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坚定的政治站位,更是作为巴中人的朴素情怀。
从扩区移位到第一轮开发建设完成,巴中经开区凝聚了太多共同的智慧和心血。
“集全市之智,举市级之力!”市委市政府已经发出新的号召。新的创业时期,需要全市上下自觉服从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不讲条件,主动贡献,倾力而为,共同凝聚起推进巴中经济开发区二次创业争创国家级经开区工作的强大合力。
11月4日,巴中经开区与市发改委举行座谈会。市发改委聚焦助推二次创业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将在规划布局上优先衔接、重大政策落地上优先考虑、重大产业集聚上优先支持、重大改革推动上优先破题,全方位助推国家级经开区创建工作。
“经开区若有需求,市交运局则有响应;有困难,则有担当;有关注,则有谋划。”10月28日,市交通运输局在支持巴中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座谈会上作出上述表示。将在机构设置、项目规划和建设、公路养护与管理、优化交通运输服务、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等方面积极支持。
同一天,市投资促进局、市统计局先后与巴中经开区召开工作座谈。市投资促进局将围绕经开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重大投资信息、重点产业招商等方面积极支持;市统计局积极支持经开区在优化统计机构设置、职能配置、运行体制、数据支撑等方面工作,为经开区加快建设“一区三中心”提供更好的统计服务。
东西部协作为金华经开区与巴中经开区搭建了合作桥梁。金华经开区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加强产业优势互补,结合巴中经开区二次创业的发展重点,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上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朝着既定目标,巴中经开区必将劈波斩浪,一往无前!(记者 李建军)
原标题:打造振兴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