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巴中  >  通江县

通江县深入推进“有事来协商”不断凝聚办实事合力

【时间:2021-11-02 09:35:43】【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 近年来,通江县政协积极创新履职方式,有序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不断释放专门协商机构效能,助力民生改善和基层治理。

  搭建协商平台 健全协商体系。县委印发《关于开展“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政协主席、县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基层治理协商民主工作领导小组;持续完善协商机制,在县政协机关建立委员议事厅,在33个乡镇(街道)建立议事站,在有条件的村(居)委会和社会组织建立议事堂、委员工作室和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点,积极开展小微协商,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把协商贯穿履职全过程,坚持“不调研不协商”,探索形成调查研究、确定议题、制定方案、组织协商、成果转化等五步协商流程,建立健全“1+2+4+N”协商体系,在规范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协商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小微协商,突出乡贤参事协商特色,促进协商成果转化运用,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委员下沉基层 乡贤参事协商。印发《关于开展委员下沉乡镇(街道)政协工作联络组参加“小微协商”活动的通知》,将所有县政协委员按居住地、工作单位和户籍所在地,编入33个乡镇(街道),广泛参与基层协商议事活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政协委员带头在本地参加小微协商活动,切实做到平台在一线搭建、调研在一线开展、问题在一线协商、思想在一线引领、共识在一线形成、力量在一线汇聚,在推进“有事来协商”工作中,委员们积极培育协商文化,创作说唱表演节目《有事儿来协商》,深受群众欢迎。同时,县政协创新发展乡贤文化,充分发挥新乡贤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积极开展乡贤参事协商。

  推动成果转化 协商为民惠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委员主动、各方参与、群众满意”的基层协商格局,把‘有事来协商’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助力巩固脱贫、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创引帮’活动相结合,聚焦做大做强通江银耳产业持续开展协商服务活动,助推通江银耳成为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带动8000多户2万余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开展“提升瓦室镇场镇集中供水能力”小微协商,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开展提升县城居民小区服务管理水平专题协商,促进老旧小区安装电梯39部,实现智慧化小区管理25个,背街小巷安装路灯200余盏、建停车位1200多个、多处垃圾包变为绿化带,帮助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通江县委统战部供稿)

COPYRIGHT 2008-2020 BZ.NEWSSC.ORG INCORPORATED.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